金属瓦屋顶的建筑在绘制出屋顶布局后,设计师必须确定阁楼空间的尺寸。阁搂是在天花托梁和椽子之间形成的空间。必须为阁楼空间提供盖有3.2mm网眼的通风口。这些通风口面积必须达到阁楼面积的1/150。如果在阁楼楼层的正面提供了蒸汽障,通风口面积就可以减少到阁楼面积的1/300。
可以把通风口放置在山墙端,靠近屋脊的地方。这就允许屋顶表面维持通风。在某些区域里,是把连续的通风口放置在屋檐里,或可以每隔三根椽子放一个通风口。设计师需要指定通风口区域的数量和放置地点。
设计师也必须指定风如何进入阁楼空间。通常在楼层布局中显示进入阁楼空间的实际开口,但是当绘制屋顶布局时,就必须要考虑它的位置。入口的尺寸是560mm×760mm,带有 小净空760mm。当规划屋顶形状时,设计师必须知道阁楼进风口实际的位置,满足规范和美学要求。应该把通风入口放在容易到达,但是不破坏视觉的地方。避免把通风入口放在车库这样的地方;高含水的地方,例如浴室和洗衣房;或年轻小孩的卧室。通常在大厅放置通风入口,容易接近,而又不是结构的汇集点。
防水构造复杂是因为结构和屋顶形式的复杂,所以必然导致防水作法复杂化。
以屋脊为例:有正脊、斜脊、圆脊、出脊(凸出)、墙脊、通风脊和封闭脊等,每种屋脊的防水构造大不相同,须采用多种构件配件结合,又粘又钉加嵌缝材料,才能完成。再以斜天沟而言,沟底必须用防水卷材或铁皮作无缝连接,块瓦伸入天沟。
金属瓦防水,就有天沟三做法:搭接式、编织式、和敞开式,只有技工才能操作。再有出屋面设施,不同的防水材料,作法大相径庭。至于抗风揭构造、防檐口冰坝产生、屋面防火、瓦材防滑、金属板防胀缩、及防雷和雨雹噪音等,都不是容易解决的。而在平屋面工程中几乎没有这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