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等,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新一代高档珍稀食用菌。菌丝体在5~32℃均能生长,温度24~28C。菌丝体耐高温的能力很强,超过34℃菌丝不会死亡。茶树菇是一种恒温结实的中温型菌类,子实体形成和分化的温度16~32℃,以20~25℃合适。我们在规模化栽培中发现,在室外高达35℃的炎热夏季,经过科学栽培管理,菌袋不仅役有自溶破坏,且可正常出菇,越夏后菌袋出菇后劲仍很大,发菌室使用前要严格消毒,控制室温不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光线不要过亮,经常通风换气。一般培养40~5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丝发满后室内要增加散射光,温度保持在18~25C。当料面见有黄色至深褐色的分泌物,继而出现深色斑块时,进行出菇管理。夏季出菇昏理 将菌袋袋口拉直,用胶皮管往菌袋内浇水或喷水,使菌袋内有少量积水,每天两次;同时保持菇房地面有少量积水,空气湿度不低于 85%;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杂茵、害虫革生;加强遮阳,降低菇房温度。连续喷水5~7天后,停止浇水或喷水,可在水中添加益富源菌菇生态宝,促进菌丝生长,预防病害虫害。保持菇房空气湿度为主,使菇青大量发夏季由于温度较高,子实体长速快,菌盖易开伞,要及时采收。夏季出菇为预防病虫危害,要求出菇室内空气通畅,氧气充足。因而一般不宜追求通过控制局部较高浓度的CO。,而获得盖小柄长的优质子实体的生产管理。当外界温度合适时,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当外界温度高于30C时,应停止出菇管理,让菌袋越夏,或结束本季栽培。茶树菇出完l~2潮菇后,菌袋转色变成类似于香菇的红棕色,表面形成一层菌皮,菌袋的保水性很强。特别是对于因培养料碳氮比过小等原因造成出菇延迟的菌袋,菌丝经过充分分解后熟,出菇季节可能要推迟到夏季,进行夏季出菇管理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在炎热的夏季,经过精心出菇管理,菌袋可以正常出菇越夏。秋季到来后,茵袋继续出菇,通过管理可以获得盖小柄长的优质子实体。夏季出菇要精心管理,尽量降低室内温度,菇房内要空气流通,防止杂菌和害虫荤生。要注意保持出菇场内外清洁卫生,门窗和通风口安装细密的窗纱,阻止外界蚊蝇侵人,同时注意及时消灭室内蓉生的害虫。夏季茶树菇一般不需要覆上出菇。因夏季覆土出菇,容易造成烧菌和杂菌污染,而且出菇不一致,单生菇多,产量较低。夏季出菇管理,通过往菌袋内浇水或喷水达到降低菇房温度、菌袋补水等目的。菌袋失水是制约食用菌后期出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浸水、注水等补水操作繁杂,也不利于工厂化生产操作。对于不脱袋出菇的食用菌来说,可以通过往菌袋内浇水或喷水而达到菌袋补水的目的。经过精心管理,生物学效率可达到100%或更高。茶树菇高效栽培夏季出菇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