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到明、清时期已硕果累累,展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景象。朱元璋的开国谋士刘基在元代曾做过江西著名产瓷地高安县的县长(高安于1980年曾出土过全国最有名的元青花窖藏)。当然,刘基与朱明朝廷在景德镇建御窑厂是否有直接关系已不得而知,但据考证,明廷在洪武二年就在景德镇建立了御器厂却是事实。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它的各类陶瓷制品琳琅满目,璀璨生辉。明、清两代的景德镇官窑瓷业和国势紧紧相连--国势盛,瓷业兴;国势弱,瓷业衰。
明中期 明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朝。成化官窑瓷,早期承宣德朝官窑瓷的豪放之气,晚期形成本朝精巧细腻的风格,是明、清御器厂的第二个高潮期。此朝官窑瓷的品种增多,除前述品种外,还有绿彩、斗彩、素三彩等新品种面世。黄釉瓷量大质高。绝大多数器物都书帝王年号款。成化素三彩香熏,造型灵秀,色彩古雅。器分上下两部分,中空,嘴通,用以燃香,成化帝王年号款赫然于器底,至尊至贵。也许是年代久远,且为实用器的缘故,此器仅见于景德镇御器厂出土,不见传世。弘治御器厂的面纱还未完全揭开,绿龙纹品种是其特色产品。正德官窑瓷在前朝的基础上又繁衍出许多小品种,在黄地绿龙盘上填以红彩,有祝愿皇(黄)上洪(红)福齐天之意。
明晚期 官窑瓷史上的明后期一般指嘉靖、隆庆、万历朝。此期的官窑器由于需求量大,且国力有限,故开始“官搭民烧”-将官窑的一部分生产任务下放到民窑去完成。此三朝器物造型的共同特点是多六棱式、八棱式、瓜棱式、葫芦式等异体造型。除上述品种外,五彩瓷是其特色品种。此期的御器厂虽大势已去,但三朝官窑器仍各有千秋。嘉靖官窑青花瓷发色紫艳,独步瓷史;隆庆官窑器虽数量不多,但件件规矩精美;万历五彩瓷,色彩斑斓,不愧为瓷史名品。
明官窑自万历三十五年以后无官窑瓷生产的档案记录,故一般认为,明代官窑至此即终,但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大明天启年制”款青花花篮纹盘似乎还在低吟着官窑的长诗。
最近拍卖的市场价格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0292 宋北宋官窑深腹碗万万 20700万nbsp;
0122 北宋张公巷官窑洗万万 13110万nbsp;
0291 宋北宋官窑椭圆洗万万 9200万 nbsp;
0027 宋北宋官窑椭圆洗万万 7475万 nbsp;
0455 南宋官窑粉青釉双耳三足万万 4200万 nbsp;
6058 乾隆御题官窑贯耳方壶万万 3622.5万 nbsp;
0452 大清乾隆官窑(钻刻)松万万 3220万 nbsp;
0493 宋官窑天青釉双耳瓶 万万 2875万 nbsp;
2468 宋官窑翠青釉弦纹瓶 万万 2090万 nbsp;
0143 北宋官窑碗 万万 2070万 nbsp;
2110 南宋官窑琮式瓶 万万 2016万 nbsp;
0052 明成化仿官窑琮式瓶 万万 1960万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