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的市场行情分析

  • 发布时间:2018-08-04 17:44:34,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9日(距今2580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荔源广场B栋806
  • 公司:深圳中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经理,手机:18588223233 微信:ccc18503051331 电话:0755-36304503 QQ:262300692

1. 釉里红彩瓷 

在釉下的红彩釉,经火一次性高温烧成。釉里红彩瓷zui早出现在元代,景德镇首次烧制成功,但并不完美。由于烧制技术难于掌握,元代釉里红多烧成黑色或黑紫色,成品率相当低,虽然如此,但是开了烧造釉里红的先河。明代在此基础上成功地掌握了釉里红的烧造技术,出现了大量的精品,如洪武釉里红双耳瓶。宣德时的釉里红,瓷器色彩更为鲜艳。成化时釉里红三鱼碗、高足碗呈色浓艳鲜亮。万历时釉里红瓷以釉上汞红代之。万历官窑釉里红三鱼碗、高足碗和三果高足碗等,其釉下纹饰却呈色鲜红,十分悦目。天启时也有青花釉里红,色调不鲜,非浓即淡,釉面稀薄,画意粗放,釉里红大多用在局部或点缀于图案中,崇祯时未见釉里红产品。

清代是釉里红大发展的时期,不仅产量大,品种亦多。康熙时的釉里红,其色调浓艳鲜亮,纹饰清晰,浓淡相间。有用釉里红书写书文,字体工整秀丽,构图精致美观。豆青釉地青花釉里红加入白粉色衬托,或以白粉釉作地,称为“釉里三彩”或“素三彩”。也有加红绿彩点缀纹饰的。雍正时釉里红又称为“宝烧红”,制作比康熙时更为精细。还有一种以釉里红填绘三鱼、三果、五蝠的瓷器,红色较鲜艳。乾隆时釉里红色调鲜丽,纹饰清晰,并有深浅不同的层色。图案已规范化,青花釉里红呈色稳定,深浅浓淡相宜,和谐统一。青花釉里红发展至此,品种多样,产量较大,官窑、民窑烧制产品都比较多。乾隆之后,产品开始逐渐减少,而且色调浅淡,有些变成浓紫色调,效果欠佳,数量也少。

2. 五彩瓷

所谓五彩并非五彩,釉上三色、四色、五色或七色均称五彩工艺。

明宣德时已经开始烧制五彩器。明代五彩多以釉下青花为蓝色配其他汞红彩、绿彩和黄彩等。清代以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但青花五彩仍然延用。康熙时发明了墨地五彩和金彩等,其纹饰清净鲜明,比明代更加美丽。明成化时五彩罕见,彩色中以红、绿、姹紫为主,并配以孔雀绿彩。五彩施于湿润如玉的白釉器上,显得格外幽雅。嘉靖时五彩用料有红、黄、蓝、绿、紫、黑、孔雀绿等色,色调纯正,绚烂陆离,并以红浓绿艳取胜,是这时期的特点。隆庆时五彩与嘉靖时基本相同,只是赭彩较浅淡,红、黄、绿、紫等色纯正而鲜艳,对比强烈,又以青花相衬托,更显得五彩缤纷。

万历五彩是明代的代表作,深受国内外的珍视,有较高的声誉,经济价值尤高。万历五彩的主要特点是:胎体厚重,衔接痕迹显露,色彩更浓艳,多用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较多。

清康熙五彩进入全盛时期,创烧出豆青五彩、米黄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黑地五彩、雪花地五彩、哥釉地五彩等新品种。雍正时五彩已失去了康熙五彩的美丽。其特点为淡雅,纹饰由繁复变为疏朗。此时五彩已搀入粉彩的多层技法,并取得了清新静谧的效果。由于大量使用粉彩,五彩逐渐减少。乾隆时粉彩基本上代替了五彩。晚清时大量仿制古代五彩,以仿康熙五彩zui多,无论造型、色彩或款识,都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3. 三彩瓷

三彩瓷起源于唐代陶胎三彩,至宋代始有瓷胎三彩和辽代三彩。明成化年间的三彩瓷器,其中绿与紫色彩浓重艳丽,如三彩鸳鸯枕、三彩瓷雕像等。明弘治三彩有黄、绿、紫三色,釉彩表面光滑明亮。明正德三彩制作很精,其黄、绿、紫与弘治时相同,有光亮和不光亮两种,不光亮者施彩,有暗刻缠枝莲纹高足碗,无款识,器形与前朝相同,并以紫色为底,填黄绿彩。万历三彩,在胎坯上直接施彩,以黄釉为地子的黄、绿、紫三彩器,黄釉较重,色调较为沉闷,透过黄釉层可见粗胎体上密布的黑色小斑点,同时黄釉中也多因釉质不纯而见有小红点或血丝痕,其绿色浅淡鲜艳。另有一种特殊的茄皮紫釉三彩,以茄皮紫色为地子,刻暗花后填以白、绿、黄色,组成龙纹、折枝花等图案。

清康熙时,三彩器在素胎上刻出纹饰的轮廓线,再绘以图案,涂施彩釉地。其彩色多以黄、绿、紫为主,或加蓝色为辅,间露白地相佐,因不用红彩故称“素三彩”。因此就出了“三彩加红、价值连城”之说,就是因为三彩加红的产品太少了。康熙时三彩器品种之多,超过前代,如黄地绿色三彩、白地三彩、黄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地三彩、三彩瓷塑等。康熙时三彩不仅品种多,制作也非常精细,十分名贵,所以后世仿者比较多。雍正时三彩器少见,但又恢复了明宣德时釉下彩的工艺,以釉里红绘果、青花饰叶、微闪黄绿的豆青色作梗,三色相配,别开生面。乾隆时三彩更少见,也无创新品种,之后各代均无发展。道光时创新一种施彩,常夹雪青或青金蓝色。光绪时仿三彩器较多,民国也有大量仿制品。

4. 粉彩瓷

粉彩创于康熙中期,深受当时珐琅彩影响。粉彩瓷是在粉彩内搀入铅粉并加施玻璃白,使色彩浓艳程度减弱,用水淡洗法涂饰花纹,使层次由浓到淡呈现出繁多的层次,色调湿润柔和,具有立体感。

康熙时粉彩风格简朴,色料粗糙,施彩浓厚,官窑少有大器,纹饰多以云龙纹和花卉纹为主,常见器有云龙纹香炉、海灯、净水碗等。还有人物类,如粉彩八仙人物塑像等。粉彩分为红、黄、绿、黑、白等诸色。粉彩瓷新品种的出现,因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快就发展起来,到乾隆时基本上代替了五彩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