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宋代佛像特征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18-08-05 21:27:24,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2日(距今2469天)
  •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
  • 公司:湖南东方寻宝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詹剑飞,手机:13272491170 微信:Z13274291170

《东方寻宝》栏目是以“弘扬传统文化 帮古董艺术品说出自己价值”为宗旨的一档大型艺术收藏类电视栏目。通过宝物海选、编排、拍摄、在线播放、联线收藏等领先运作模式,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爱收藏人士提供一个公正、公信、有权威的古董艺术品鉴藏平台。通过专家老师点评及嘉宾互动将藏品价值魅力得到Z大限度的体现,在面向全球近72个国家播出的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播出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看到藏品的魅力,更有机会促成您的宝物转让!

两宋时期北方以陕北为代表、南方以四川为代表的中小型石窟兴起,除铜、石、瓷、木等雕塑作品外,还有两宋时代佛教题材的卷轴绘画。史料记载,尤其是传世实物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成为研究此期造像艺术不可或缺的珍贵遗存。造像题材上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为代表的单尊菩萨像,特别是深受禅宗影响的罗汉造像在这一时期极为流行。佛像发髻处的髻珠及袈裟处的纽、观音像头戴的观音兜、彩塑及木雕菩萨像的泼洒坐姿,个性鲜明的罗汉像及其十六尊的造像组合,都是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特征。

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到了宋代已经走向了衰落阶段。宋代的佛教造像受当时理学的影响,宣传佛家的禅观思想,同时也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使造像成为儒佛糅合的产物。

在造像技法上,匠师们能够运用Z熟练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凸凹转折的衣纹,圆润细致,流畅逼真。在艺术造型上,佛像基本上承袭了唐末造像的风格,造像容貌丰满,衣饰飘带流畅自然,姿容凝重秀美,体态丰腴,比例匀称。但宋代的造像也有其发展的地方,就是造像减低了宗教的气氛,更善于表达亲切的人性审美雅趣。雕塑工匠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把宗教中的神,完全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活脱脱的人,把神进行了世俗化。因此,宋代铜佛Z具艺术性、Z富现实生活趣味。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有的高发髻,脸上胖下尖,身段高长。有的腿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于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于座上。衣裙稍有褶,掉于腿后,左手盘于腿上,右手于腹前伸。佩戴缨络,身坐两层莲花的细腰圆座。宋代出现了菩萨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狮背、犼背上。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体型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于宋代艺术风格。

宋代的佛像具体特征如下:

1、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佛像头顶肉髻,呈螺式发型,但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2、身材匀称,服饰的衣褶流畅,凹凸有致。

3、罗汉造像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人物形体刻画完美。

4、姿态随意活泼,富有个性,具时代风格。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盛行开凿石窟,形体大的佛像多为石雕。到宋代,随着石窟的衰微,大型石雕佛像的数目大减,木雕佛像开始流行。宋代的大型木雕佛像,以观音像Z为常见,此件木雕观音眉目疏朗,典雅古朴,刀纹线条劲健,衣纹具有立体感,此像加彩绘,由于年代久远,彩绘剥落,色彩斑驳,反而增添了一种古拙之美。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