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寻宝》报名进行中
珍玩,想知道年代吗?
想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价格吗?
想急于出手,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吗?
您的专属艺术品经纪人,栏目执行官 赵编导
收藏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即使是同一件收藏品,其价格也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有的藏品可能收藏价值并不高,但有人出于特殊爱好,有人为寄托某种特别的感情,
有人为了配齐系列藏品中的缺品,却视其为珍宝,不惜以大价钱购得对于藏家来说,了解收藏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养炉
收藏宣德炉,主要欣赏的就是造型和幽雅铜色,尤以不着纤尘,润泽如处女肌肤,精光内含,静而不器为贵。这种颜色的产生主要以铜质的含量不同而展现的色彩不同受收藏者推崇。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曾撰文提出一种看法,他认为铜炉的美色可以经过炭墼烧热,徐徐火养而成。铜色在火养过程中出现变化,越变越耐看,直到完美。烧炉者正是在添炭培灰,巾围帕裹,把玩摩挲中得到享受和满足。王先生介绍了《烧炉新语》共32篇,此文收录在《锦灰二堆》中。
宣德炉收藏很有讲究,必须经常把玩,不能放在潮湿的房间,保持室内清洁十分重要,空气污染的地方宣炉也容易生锈,把玩香炉手中不能有油渍和污渍好带上纯棉手套,宣德炉为陈设品,不应长期放在裹盒内保存。
宣德炉文献
宣德炉的文献众多,但有价值的并不多,“盗”听途说的很多,最有参考价值的主要有以下几篇:
1、《大明宣德炉》张光远著,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三卷第八期1985年11月;《鉴定大明宣德炉》张光远著,刊载于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八卷第一、二期1990年4月;
2、《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宣德彝器谱》成书于明代宣德年间,目前所见均为传抄本,疑原为一书,后经流传互相传抄,由于个人喜好不同即分出了不同的版本。另又有后人藏炉心得,如《沈氏宣炉小志》《宣炉汇释》等,今人关于宣炉研究或文章等均出自这几本书的内容。台湾陈庆鸿主编、杨徵祥、黄圣文助编的《大明宣德炉总论》,将大多数与宣德炉相关的文献全面收录其中并配图说明,是一部研究宣德炉难得的工具书。2006年中国书店出版的《宣德彝器图谱》,收录了喜咏轩版《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宣德彝器谱》。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是宣德炉也许根本不存在,有学者开始质疑“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些学者认为,回顾一下历史文献不难发现,“宣德三年曾批量铸炉”这一说并没有被可靠的历史文献所记载。《宣德彝器图谱》尽管此书带有1428年的序,它的真实性却有待商议。早在1936年,法国著名考古学家 Paul PelEot便详细论证了《宣德彝器图谱》是后世的伪作。根据Pelliot的考证,最早提及此书的是清乾隆时期的杭世骏,他在1776年发表的一系列短文中提到了《宣德彝器谱》一书。同时期,《四库全书》的编委也见到了和杭世骏所述书名略不同的《宣德鼎彝谱》文稿,该书分为八章,带有1428年的序,到了19世纪该书被扩充到20章。
“宣德炉在宣德中期模仿宋代的烧斑,掩盖了炉的本质,就用一种外国产的卤液浸润、擦拭、薰洗,把色彩变为蜡茶。到了宣德末期,则更加显示它自然色泽,着色更淡”。
以上说法认证了宣德铜十二炼不是炼铜提纯而是多种金属与非金属混炼排渣的工序工艺.因合金中有非金属物质以至铸炉后炉质有杂色,奇而不雅,为了美观只得敷色.但不是上面所说的润、擦拭、熏洗而是敷色烧结成假色皮(而假色皮之工艺乃千古绝技与宣德铜结合创造了宣德炉的辉煌)。而到了宣德末期所铸铜炉不含非金属物质,所以不用敷色(此技条件已不具备或绝迹).也就不是宣德三年的炉了.
藏品名称:绳纹耳三足铜香炉
估价87.00到87.00万---成交价:RMB104.5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20日
藏品名称:碧玉饕餮纹三足香炉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67.2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29日
藏品名称:清嘉庆供御用朝冠耳大香炉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61.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15日
藏品名称:芝山镶嵌银制大香炉
估价320.00到520.00万---成交价:JPY322.00万---成交日期:2015年10月17日
藏品名称:铜香炉
估价10.00到10.00万---成交价:HKD71.50万---成交日期:2017年11月8日
藏品名称:清康熙蚰耳香炉
估价80.00到90.00万---成交价:RMB9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4日
藏品名称:清红地绿彩缠枝牡丹纹三足香炉
估价1.50到2.00万---成交价:HKD70.20万---成交日期:1998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