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为我国首批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的货币,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开始,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铸造时间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只有十余年。
不过光绪元宝流通量非常大,很多藏友手中都有,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所以版本也是非常之多。那么光绪元宝到底值不值钱呢?价值多少呢?一句话:物以稀为贵!所以只有稀少的版本,才会有较高的价格。其中,价值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
1895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本省”库平七钱二分红铜试样 ,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
拍卖会: 中国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一两样币
拍卖会: 中国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说明: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一两样币,此币为特别版,重40克,普通币重37克左右,此币属试铸性质,留存绝少,系清代银币中之大名誉品,特别版更为少见,极珍罕,近未使用,十分难得。
北洋原系直隶之通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造币厂奉总督之命,铸有库平一两银币,本欲推广行用,后因反对声浪高涨而失败,币面上方满文由左至右读作“光绪元宝”,背之龙图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一两之图案,龙首下之龙珠上有三点(此外在另一个版本中龙珠上没有小点)。
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厘(七二反版) ,极少见,带原光,近未使用
拍卖会: 中国嘉德2007春拍
成交价: RMB
据钱币界新近考证研究展现,此种特殊银币的的问世,系缘于市场的特殊之需而铸。清光绪年间,自咸丰朝以来的铜质料供应紧缺愈加展现,致使铜铸制钱与白银的兑换比价动荡不稳,并急速向“钱贵银贱”的趋势生长。据史料纪录,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94—1896),仅历时两年,银币一元从可换制钱一千二百文陡降至八百四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