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哥窑梅瓶大概值多少钱?哪里有正规的交易平台?

  • 发布时间:2018-08-10 13:39:37,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2日(距今2469天)
  •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
  • 公司:湖南东方寻宝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赵编导,手机:13657434703 微信:dfxb005 QQ:2437261079

《东方寻宝》栏目作为引领国内大型艺术收藏类电视栏目之一,已先后在香港华娱卫视、海峡卫视、湖南卫视国际频道进行播放,

继栏目前五季广获盛誉后,现栏目第六季面向全国海量征集,择优限量录制拍摄!

如果您对您的藏品有信心,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藏品符合珍、精、稀,那么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拿起电话报名买家群体:

电视传媒商、企业艺术品投资基金、华商企业家、民间私人博物馆、国际私人艺术品收藏家、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会员、温州企业家、五百强企业股东及董事,马来西亚华人古董收藏家、新加坡东方艺术品经营商、海外华人华侨老板、世界各国收藏家,高尔夫球会、游艇俱乐部、私人会所会员、五星级酒店VIP客户、各大银行VIP客户、政商成功人士等。

珍玩,想知道年代吗?

想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价格吗?

想急于出手,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吗?

您的专属艺术品经纪人,栏目执行官  赵编导

收藏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即使是同一件收藏品,其价格也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有的藏品可能收藏价值并不高,但有人出于特殊爱好,有人为寄托某种特别的感情,

有人为了配齐系列藏品中的缺品,却视其为珍宝,不惜以大价钱购得对于藏家来说,了解收藏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哥窑特征:

1、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2、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3、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4、"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仿哥窑釉弦纹贯耳方壶编号:3014成交价:RMB

北宋北宋哥窑直颈瓶编号:0638成交价:HKD

哥窑月白釉印花渣斗编号:*0488成交价:RMB

哥窑天青釉花式三足洗编号:*0125成交价:RMB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