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文献
1、苏轼《试院煎茶》文献:“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注释: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评点:这是最早记载定窑的文献。
这里“花瓷”指的是带有刻花、划花、印花装饰的定窑瓷器。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县,早在唐代就开始生产瓷器,在唐代称为曲阳窑。入宋以后,因为曲阳县归定州管辖,即以定窑称之。唐代白瓷中,最负盛名的是邢窑,曲阳窑瓷器还十分粗糙,品种也而很单调,主要是盘和碗。定窑首次进入文人视野是因为它的刻花、划花、印花装饰。
2、邵伯温《闻见录》文献:“仁宗一日幸会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献为对。帝怒: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送,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
注释:邵伯温年,北宋洛阳人。
评点:该文揭示了两条重要信息:
(1)宋仁宗时期,定窑瓷器已经成为朝廷命官贿赂皇宫贵妃的礼品,已经很珍贵,不然宋仁宗不会因此大怒。
(2)当时的定窑瓷器中已经出现红釉品种。
3、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文献:“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逐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窑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
注释:北宋叶寘: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详。
评点:这篇文献揭示了几个重要信息:
(1)定州白瓷曾经成为主要贡瓷。
(2)贡瓷定窑的特征是芒口,也就是采用了覆烧工艺。
(3)因为有芒口,朝廷决定用汝窑替代。
4、刘祁《归潜志》文献:“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注释:刘祁:金元之际文人。
评点:到了金元之际,定窑不仅因为它的刻花、划花、印花装饰,而且因为釉色白净超过天下白瓷进入了文人视野。
5、曹昭《格古要论》古定窑文献:“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泪痕者是真,划花者佳,素者亦好,绣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间窑好,但难得成队者。有紫定,色柴,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东坡诗云:定州花瓷琢红玉。凡窑器,有茅篦骨出者价轻,盖损曰茅路、曰篦,无釉水曰骨,此乃卖骨董市语也。”
注释:曹昭:明初人,生卒年代不详。《格古要论》:刊于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
评点:该文献是关于定窑的很重要的文献,明清以后关于定窑鉴赏的各种文献基本上都参照这篇文献的说法。这篇文献提供了几个关于定窑的重要信息:
(1)胎骨有两种,一是细腻、色白、滋润,二是粗糙、色黄、不滋润。
(2)有泪痕的釉色才是真品,其它皆为仿造。
(3)装饰上,有划花的,刻花的,素面的。
(4)釉色有白色、紫色和黑色。
(5)涂釉很薄,所以有些可以见到篦划痕迹,有些没有见到。
《东方寻宝》海选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精品: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 花梨为优。
服务范围:
鉴定: 资深专家把关,为弘扬我中华文明而去伪存真。
交易: 国际首创的保真交易,所有藏品均附有保真证书。对买家与卖家都负责的交易。
投资: 专业的市场分析团队,海外艺术品炒家一手资料,帮助您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
《东方寻宝》栏目是以“弘扬传统文化 共襄盛世收藏”为宗旨的一档大型综艺收藏艺术类节目。通过湖南卫视国际频道面向全亚洲进行投放。采用风雅幽默、娱乐互动的形式为您呈上艺术收藏盛宴。采取宝物海选、编排、拍摄、投放“直播”、联线交易等领先运作模式,形成独具特色,联合营销推广文化的概念,旨在突破宝物和持宝人与收藏品投资人士零距离之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公正、公信、有权威的对话艺术收藏乐园。
报名流程:
1:初审——先将图片及详细信息发到qq或,并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城市;
2:初审通过,会对您的藏品进行年代和价值的初步评估分析(只供参考)
3:复审:将您的藏品带到公司由权威鉴定专家评估鉴定;专业市场运营官进行市场分析以及价格参考:
4:签定委托报名参与电视栏目促进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