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环境
鸡腿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抗杂逆性强,能利用稻草、玉米芯、花生秆等农作物秸秆在室外或室内栽培。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5度,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度,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32度;培养料含水量以60%-79%为宜。当子实体生长时,空间的相对温度为鸡腿菇属好气性菌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氧气,特别是在子实体的生长阶段,应经常通风换气;鸡腿菇对光照不是很敏感,菌丝生长阶段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子实体生长阶段在散射光下,适宜光照强度为勒克斯。
二、培养料配方和发酵
玉米芯100千克,尿素1千克,石灰3千克;稻草(切段或碾碎)40千克,玉米秆粉40千克,马粪(干)20千克,磷肥2千克,石灰3千克;棉籽壳89千克,稻草5千克,石灰2千克,石膏粉3千克和磷肥1千克。料水的比例为混合均匀后,将材料堆积至1米高,宽1米以上,长不限的料堆,然后盖薄膜保温发酵。在温度升至60度以上并保持10小时后翻堆,再次达到60度后维持10小时左右即可摊凉、进行装袋发菌。
三、装袋发菌
将发酵好的培养材料装入20cm和40cm的塑料袋中,分两头与中间三层接种,接种量为15%至20%。接好种后移到培养室中培养,在20-25度适温条件下,约30-40天菌丝满袋,即可移入出菇棚(室)进行覆土出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