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真正的收藏爱好者,关注每年的收藏行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关注,那么你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藏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整理一下2018年古钱币的收藏市场行情
袁大头银元价值分析:
获悉,袁大头银元分为四种:民国三年、民国八年、民国九年、民国十年。袁大头银元也被称为货币收藏界的银元之宝,也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大的银元品种,也是我国近代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袁大头银元价格受到发行量以及历史价值影响。
最稀有古钱币,银币大十珍
三国 - 大泉五千 发现4枚,2枚在历博,1枚在新加坡,1枚在台湾
六朝 - 太夏真兴 发现5枚,1枚在历博(沈子蹉的),1枚在天津博(据说方的),1枚在新加坡,2枚失 踪(据说都是张叔驯旧藏的)
五代 - 开平通宝 发现3枚已经确定真,1在历博(谱原品)1在日本1在新加坡
五代 - 大齐通宝 发现3枚,1枚在新加坡,2枚失踪(张和戴的)
五代 - 大蜀通宝 发现5枚,1枚在天津博(据说方药雨的),1枚在挪威博,1枚在新加坡,2枚失踪(张叔驯旧藏的和另一品) - 若另一品不真就仅4枚
北宋 - 皇佑元宝真书 发现2枚,都已经流入日本
北宋 - 建国通宝篆书 发现1枚,在北京历史博物馆
北宋 - 应运元宝 发现3枚,1枚在上海博物馆,1枚在天津博物馆,1枚失踪
北宋 - 应运通宝背月孕星铜钱 发现1枚在湖北省出土
南宋 - 赵宝重兴背当三 发现2枚,1枚在国内某博物馆,1枚在新加坡
辽代 - 天显通宝 发现4枚,3枚在日本,1枚在新加坡
辽代 - 会同通宝 发现3枚,1枚在私人收藏界,1枚在东北黑龙江文物馆,1枚下落不明,据说也在东北...日本据说古董商藏一品,因为未见实物暂时不加入
辽代 - 景福通宝 发现2枚,1枚在新加坡,1枚在苏联
金代 - 天辅元宝 (1枚在新加坡,据说另外一品在德国失踪,若真仅见二枚)
金代 - 天德元宝 (1枚国内个人收藏)
金代 - 皇统篆书 发现2枚,1枚元宝小平已经失踪,1枚通宝折二在新加坡
金代 - 天眷 (真品通宝折二,重宝折三各一枚,仅见二枚,其它目前未见开门见山真品,待考.2枚当中一枚在新加坡,1枚据说还在大陆)
金代 - 崇庆通宝 小平4枚,1枚在国内私人收藏,1枚在某一家博物馆藏,1枚在美国为马老旧藏,1枚在新加坡;折二1枚下落不明。
民国十年袁大头值多少钱呢?藏家们对于袁大头都很熟悉了,有不少人手头上也有,但是不了解民国十年袁大头值多少钱。据小编了解,民国十年袁大头价格一般在5000元以上,如果是品相好些的价格可以上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其实,民国十年银元与民国三年银元的价格是稍微逊色一些。
这些年,民国十年袁大头价格也在上升,或许某一天民国十年袁大头会更值钱,这个都是不一定的事情。另外,袁大头版本不一样和品相不一样,价格尚都是相差很大的,年代久、藏品保持完整越新,说明价值就越高。如若是品相不好,对收藏者来说是不能带来更多的金钱。
在古钱币收藏交易市场中,珍品类古钱币是增值最快的,并且在商场上非常受欢迎,涨幅很大,拍卖会上更是闪烁全场。像是2009年嘉德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中,一枚非常罕见的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字“大清壹百”拍得19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2015年上海元亨利贞拍卖钱币专场,一枚难得一见的云南省铸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银币以148万成交。
光绪元宝是我国晚清民国机制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计有:1户部;2北洋; 3吉林;4奉天; 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 9山东; 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 14江西;15河南; 16江苏; 17安徽; 18云南; 19新疆; 20黑龙江。此银元为云南省制造
银元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袁大头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据悉,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和孙中山开国纪念币还有袁大头在银元中都是热门的品种。
近几年来随着钱币市场的不断升温,诸多钱币价格节节高升,袁大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一提到银元收藏,不得不提“袁大头”。
袁大头一直钱币收藏人士比较钟情的,但签字版袁大头就比较奇缺了。民国三年签字版现在已经拍到263万一枚,有缘遇到,对于钱币收藏者都极为难得!
据业内人士透露,决定古钱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是存世量的大小。在古玩古董收藏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恒古不变的规律,几乎适用于任何收藏品。此外,衡量一件古代钱币的价值,除了看其文化内涵和存世量,一件古代钱币的品相也很重要。在收藏领域,品相被视为“收藏品的生命”。
对于刚入古钱币领域的爱好者来说,业内专家表示,一定要学习一定的鉴定知识。鉴定古钱首先就要熟悉历史,了解货币史。在中国历史上,钱币又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版别来,哪一个朝代曾铸造过哪一种或几种质地的钱币,对于鉴定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古钱币收藏群体的壮大,不断加入新收藏者。业内专家提醒,要做好古钱币收藏,需注意以下“四大误区”:
一、只收藏大钱。在古钱币中,大众化还是小平钱等小型钱,大型钱品种和数量相对比较少,收藏门槛较大,加上小型钱当中也不乏珍品,专家建议,初涉古钱币收藏领域应多关注小型钱币。
二、只收藏名钱。据资料显示,在古钱币板块中,尽管有些钱币未能被列入“古泉五十名珍”,但因其存世量少,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未来增值潜力大。除了名钱,藏家也可以多关注其他范围的古钱币,才可以发现更多的珍品。
三、只收藏铜钱。在古代,主要流通的货币就是铜钱,相对来说铁钱和铅锡钱就比较少。流传至今,铁钱和铅锡钱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铁钱,经多年腐蚀,锈迹斑斑,几乎很难辨别。所以藏家建议,在收藏铜钱的同时,多注意铁钱和铅锡钱。
四、只收藏好钱。古钱币的收藏一样注重品质,但有的古钱尽管因年代久远有所残缺,但若属稀有类,收藏价值依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