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水培蔬菜主要是把植物根系与营养液进行直接接触进行生产,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其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能够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复种率较高,中途无需对营养进行更换,具有节约水源和肥料的优点,同时农药使用量小,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较低。但是其实际运用过程中,具有投资比重大,操作复杂、技术性高等特点,导致其在蔬菜生产中难以推广和应用。因此,如何构建简易且高效的水培蔬菜栽培模式,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课题。深液流水培模式。完善栽培设施,栽培槽在建设栽培槽前,需对地面进行整平和夯实,并在栽培槽位置设置厚度为3.00~5.00 cm的石粉或者河沙,然后再铺设厚度为5.00 cm的混凝土形成槽底。如果栽培槽处地基过于松软。则需在混凝土槽底层内每隔20.00 cm位置,设置1条钢筋,直径8 mm。然后再槽底周围砌筑砖块,形成槽框,最后混合防水液与水泥,以避免栽培槽出现渗漏。贮液池在地下建设相应的贮液池,通过水泵将贮液池内营养液输送至栽培槽中。通常情况下,贮液池容积应为3~4 m3,或者依据栽培槽所需营养液量进行计算。贮液池池底建设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方式进行浇筑,池壁则用砖块砌筑,厚度18.00~24.00 cm。贮液池必须必地面高出10.00~20.00 cm,并设置开关盖,以避免渗漏现象的产生。在贮液池使用前,需用清水进行浸泡,时间为2~3 d,以保持池内液体酸碱平衡。定植板定植板主要有聚苯乙烯性的泡沫塑料板组成,厚2.00~3.00 cm,密度大于20 kg/m3,其密度越高,强度就越大。将泡沫塑料板设置为比栽培槽较为宽大的长方形,然后严格按照蔬菜株行距规定,设置直径为3.35 cm的小孔,即为定植孔。循环系统深液流水培技术与传统水培技术相比,营养液的循环系统得到有效践行,只要通过水泵输入和输出营养液,即可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营养液可采用益富源植物营养液纯生物制剂,叶绿果甜,有机蔬菜做好育苗工作在水平蔬菜栽培中,应该选择当地优良的栽培品种,而利用厚度为3.00 cm的疏松海绵,制成大小相等的长形育苗盘,然后再切成3.00 cm大小的见方块,但是见方块保持连接,以有利于后期码平,将海绵进行有效清洗后,即可放置到苗盘上。为了培育出壮硕的苗子,可把有机基质溶解冷却到温度为70~80℃水中,时间为30 min,然后将其铺设到海绵下方。然后用小刀在海绵上制成深度为0.50 cm的小孔,并在空洞内放入2~3粒作物种子。每天给予充足的水分,并覆盖好薄膜,当苗发育后,可适量减少水分,使海绵处理湿润状态即可。在幼苗中后期,可定期通风换气,以使其根系得到快速生长。当幼苗真叶展开的时候,可给予适量营养液。加强定植管理在幼苗定植之前,应铺设相应的定植半,并向栽培槽内泵入适量的营养液,液面与定植板直接接触,或者和定植板间维持大约1.00 cm距离,然后把幼苗和海绵块一起放入到定植孔内。为了促进幼苗发展,喷洒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料,使幼苗缺失的微量元素得到补充。最后,依据蔬菜生长情况,进行及时采收。采收结束后,将营养液排除,对栽培槽进行有效清洗,为下茬蔬菜种植做准备。合理安排茬口为了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便于蔬菜栽培工作管理,在进行茬口安排时,需尽可能的简化蔬菜品种。例如,随着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玻璃生菜整个生长期短,采收标准较为松懈,每天可安排生产10茬以上。病虫害水培蔬菜本身病害较少,仅在育苗期容易出现猝倒病,因此需定期进行通风换气,进行防治。而蔬菜虫害则以菜青虫或蚜虫为主,可通过色板诱杀、人工捕杀或者益富源种植菌液制作防虫液方式进行防治。结语深液流水培模式操作较为简单,易于掌握,投入成本降低,可培育出优质、高产及反季节性的蔬菜,同时避免了土壤连续栽培栽培对耕地的破坏,同时可以防治蔬菜受到病虫害影响,大大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对生态化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培蔬菜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