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是少见的清代实心寿字“足金”款金元宝,品相完整,包浆深厚,鎏金实心、手感沉重、正面模印寿字纹。不愧为真金不怕火炼,藏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如今保存极为完好。此款金元宝所以名气大是由于它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这款金元宝版面设计优雅,而且存世量稀少,是收藏界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金锭一定是金元宝,其实古代的金锭形制没有金元宝形状的金锭有马蹄形的;长方形金锭金锭是古代值钱的流通货币,但能流传至今较为少见,品相完好的更是少见,属于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因金银锭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保值升值功能,加之较少的存世量和悠久的历史感,近年来颇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关注,而且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早期的金银锭成交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未来也具备了很好的升值潜力。
中国古代有着上千年的文化,自然也会留下一些比较珍贵的财产,像圣旨、名画这类的,都是偏向于文物的,当然,有的圣旨和名画的价值也是挺高的,但是,古时候真正留下来的财产却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宝藏,这些宝藏随便得到一个,这个人的下半辈子估计都不用愁了。
金条的价值怎么体现
民国期间,金条是非常流行的储值货币。尤其在战乱时期,富裕人家通常贮藏不同数量的金条,俗称“黄鱼”。常见的规格是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通常指10市两的金条,小黄鱼通常指1市两的金条。根据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1市斤等于500克,16市两合计1市斤。当时1市两折合31.25克左右,约等于1金衡盎司(31.1克)。
金条特征,因此,大金鱼一般重10市两325克,小金鱼1市两32.5克。不论大小“金鱼”,一般不在普通市场流通的,需到银行、钱庄兑换成银元,才能消费使用。民国初年,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采取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黄金交易非常活跃,深圳成为黄金交易量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世界第三大金市。1935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法币政策,严控黄金交易,规定凡持有黄金、白银现货者应向国家银行兑换法币,由政府集中收购黄金、白银,禁止市场买卖、流通。
近几年金条同类藏品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民国五两中央造币厂金条一组五枚
估价3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74.75万---成交日期:2012年4月19日
藏品名称:孙像布图十两金条
估价258.00到258.00万---成交价:HKD3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藏品名称:民国五两中央造币厂金条一组五枚
估价3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74.75万---成交日期:2012年4月19日
藏品名称:清代乾隆年间十两金条一枚
估价20.00到30.00万---成交价:RMB51.75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17日
藏品名称:民国五两中央造币厂金条一组五枚
估价3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74.75万---成交日期:2012年4月19日
藏品名称:民国金条
估价860.00到860.00万---成交价:NTD1386.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26日
藏品名称:民国金条
估价860.00到860.00万---成交价:NTD1386.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26日
藏品名称:民国五两中央造币厂金条一组五枚
估价3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74.75万---成交日期:2012年4月19日
藏品名称:清代乾隆年间十两金条一枚
估价20.00到30.00万---成交价:RMB51.75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17日
藏品名称:清代乾隆年间十两金条一枚
估价20.00到30.00万---成交价:RMB51.75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17日
2018年金条收购工作流程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迅速贬值,为抑制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开放外汇市场,实施黄金买卖政策,举办黄金储蓄存款,收回法币,平抑物价。抗战结束时,黄金储蓄存款陆续到期,政府命令中央造币厂生产金条,交由中央银行空运到各地备用,以供民众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