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亚马逊大卖透露,这两大产品有望成为今年“爆款”!
选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卖家的未来盈利空间,每逢淡季阶段,部分卖家就会为如何选品这一难题感到茫然。2018年,亚马逊选品还有哪些套路?
目前在您看来最常见的选品方法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特点以及优劣势对比?
首先,选品方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渠道和验证的区别,但实质上最终目的都是一样,殊途同归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方法都需要优先考虑本身的优势情况,优先考虑可执行性强的,试错成本低的产品。
第一种、关键词选品
第二种、展会选品
第三种、跨平台选品
第四种、跨区域选品
其次,任何成功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在特定范围内寻找成功的产品,并且移植复制到亚马逊,也是我们快速选品的重要方法
2018年你认为哪些产品更容易将其快速打造成爆款?又有何特点?
第一、关注社交媒体寻找新热点。
第二、关注亚马逊政策,通过扶持来寻找新爆点,例如:work with alexa。
第三、关注大型活动,做好产品预热:世界杯对于足球及周边产品都有大提升。比如:超级碗,NBA总决赛,奥斯卡等等。在我个人看来,2018年更看重两大类产品:智能家居及世界杯产品(欧洲站)。
淡季阶段,要做好哪些必要的选品准备?
第一、扩大产品库:在工厂出货的淡季,工厂对于所有可能的订单都有更积极的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产品库,尽可能与更多的厂家建立基础的沟通,给我们的选择留下更多的余地。对于经过早期验证的产品,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去下一些小订单来验证销售。
第二、基础销量打造:虽然是淡季,但市场对产品仍然可以表现出合理的反应,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对产品的基础销量进行验证,考虑淡季的因素我们也需要在价格和活动策略上作出一些设计,并且充分考虑价格变动对排位的影响,以此作出相对应的调整。
第三、供货能力验证: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验证我们放在这一块来说,无论工厂的承诺或者我们初步接触到的信息有多么的美好,工厂的生产能力和质量始终都是动态的,能100%做到承诺的大型供应商屈指可数。我们必须在这个阶段对产品的实际供应能力、后续价格调整空间、乃至产品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于不合格甚至有不确定性的产品在这个阶段也就要相应坚决的淘汰。对于运营团队而言,账号最贵,时间成本最贵,少赚和账号安全之间的取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产品壁垒打造:认证品牌专利、跟卖对手应对策略等在这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经过验证的产品,必须做好这些应需时间的准备,以此确保产品开发的利益,也确保账户运营安全,避免陷入到无止尽的价格竞争和恶意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