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传染源。发病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易感动物。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如何防治: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000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备注:本品不含任何违禁成分,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可长期添加使用。临床症状。山羊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微。突然发热,第2~3天体温可达40~42℃。发热持续3天左右,病羊死亡多集中在发热后期。病初有水样鼻液,此后大量的粘脓性卡他样鼻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鼻内膜发生坏死。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睑,出现眼结膜炎。发热症状出现后,病羊口腔内膜轻度充血,继而出现糜烂。初期多在下齿龈周围出现小面积坏死,严重病例迅速扩展到齿垫、硬腭、颊和颊乳头以及舌,坏死组织脱落形成不规则的浅糜烂斑。部分病羊口腔病变温和,并可在48小时内愈合,这类病羊可很快康复。多数病羊发生严重腹泻或下痢,造成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怀孕母羊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