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主要的流通货币有光绪元宝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还有一些铜币是清朝时期流通货币之一,清代铸造铜币是从1900年开始的,结束语1911年,但是大清铜币的种类有很多,民间所流传当十的最多,当二十,当五十,甚至现在市场所交易当百的,但是铜币的使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更快捷,而流传到如今,大清铜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很多的钱币收藏爱好者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有的钱币爱好者为了收藏各种各样的铜币不惜抛出重金。
长期征集各类大清铜币:欢迎随时联系,联系方式在顶部
华南地区总征集:郑经理
联系方式在顶部
清代末期中央政府尽管明文规定铸造铜圆的材质为“铜九五铅四锡一”的红铜,而且,大多省局铸造的当十铜圆是合乎规定的红铜圆,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铸造了含铜量仅占七成的黄铜圆。现已在存世的当十铜圆中发现,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局铸造的黄铜圆。其中,奉天造当十铜圆绝大部分是黄铜质,红铜者极少。
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共有二十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中央镌刻阴文或阳文省名简称。计有:1、中央户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云;10、滇;11、川滇;12、赣;13、闽;14、粤;15、浙;16、苏;17、淮;18、皖;19、东;20、宁。四川、湖南、浙江三省造黄铜圆,现存世相对较多,尚不难觅。其余省局铸造的黄铜质当十铜圆,存世极其罕少,现今已可遇而不可求,中央户部造最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