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品作为投资工具,首先要清楚认识到它的风险。一个是真伪,一个是变现能力。真伪是唯一一个绝对的风险,买假了,肯定血本无归;买的是真的,那就仅仅是价钱上涨得快慢高低的问题而已。但是不要忘记,艺术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要让一件艺术品进入市场变现,是一件有难度、讲经验和选时机的事情。首先的前提就是投资的作品是不是主流交易市场也就是拍卖市场所接受认可的东西。举例来说,买了上古彩陶器、唐代的陶俑、明代空白期的青花瓷、清代的外销瓷,甚至是近火热的海捞瓷,都是真东西,甚至在过去的市场里非常值钱,但是放在现在的拍卖市场里不行,或者是目前阶段不行,如果期望升值或者高回报,那就要谨慎考虑了。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唐三彩非常稀罕,一匹三彩马可以卖到上百万元,现在还卖不到当年的十分之一。因为现在主流市场不承认它。
说到流通,很多被骗过的藏家第一反应就是要收钱的就一定是假的。其实不然,当今社会,大家都是打开门做生意,在商言商,何有免费服务的道理呢?好比派出所办个护照办个身份证,可见得就不收费了呢?其实费用肯定有的,只是大家顾虑的是花了钱能不能办到实事的问题而已。
有些人培训几天就可以挂牌鉴定文物,而有些人在一线实践许多年还不敢给人鉴定。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在当天的所有拍品中,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粉彩瓷板画为引人注目。该瓷板画以三百万起拍,终以六百八十万落槌,加上佣金后成交价为七百八十二万,买主是手持一百三十七号标牌的中年男士,这是现在果真拍卖运动中,成交价格的今世陶瓷艺术品。
《黄山四千仞》属粉彩瓷,形貌黄山奇峰异景,古树森茂,云海浩渺,颇有神韵。瓷板左边题有李白名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王锡良为景德镇首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谓的艺术家,《黄山四千仞》是王锡良八十七岁所作。
据相识,本次拍卖会共拍出艺术品140件,成拍率55.77%,总成交额3627.1万元人民币,单件成交额782万元人民币。作为第二届艺术陶瓷拍卖会,比去年的首届拍卖会总成交额增添近九成。
王锡良瓷板画想卖那里能交易,王锡良瓷板画快速成交去那里
本报讯记者金其会、徐彬报道:江西日报传媒整体倾力打造江南艺术馆,引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关注。日前,在本报的约请下,王老欣然为“江南艺术馆”题名。在王老看来,江南艺术馆的问世不仅推动了寻常黎民对艺术品价值的熟悉,也为艺术家和黎民间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其影响力深远,远景乐观。
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出生于景德镇。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相助社,两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王锡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谓,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
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2年享受揭晓的“特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字画院院长。
2013年11月,惊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在1969年秋制作的文革题材《收租院》瓷板画四块,《收租院》形貌的是: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17日),字星廷,是川西地域中国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是集权要、军阀、恶霸、田主于一身的污名昭著的反感人物。他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因其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被当地群众称为“刘老虎”。
刘文彩其庄园(大邑刘氏庄园)至今生涯完好,并被列入天下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刘文彩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掷中被宣传为“无恶不作”的大田主,将其塑造为所谓旧社会田主阶级榨取平民阶级的典型代表。这套1969年秋制作的文革题材《收租院》瓷板画四块,四块瓷板画现今生涯很是完好,持宝人是业内珍藏家余梦多年前在广东惠州所得。
从2008年先,上海崇源受景德镇约请,在每年一届的景德镇陶瓷博览会时代,举行一场高规格、市场化、规范化的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今年的拍卖会先之前,会场内就群集了近千位国际艺术陶瓷藏家及关注者。现场人满为患,主理方只允许有竞买号牌或通行凭证的人进入拍卖现场,座无虚席之外,后排还站满了人。同时,这场拍卖会还受到来自天下各地以及景德镇当地媒体的普遍关注。
竞拍人在拍卖过程中要对自己的竞价行为负责,拍品成交后21天内,如果竞拍人能够提供鉴定证明拍品是赝品,可以要求撤销交易。
说明真正的古玩行家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不管你是谁,佩服的只能是有眼力和道性的人。古玩行之所以有诸多的规矩或习惯,也是历代收藏家和古玩商们总结经验后形成的今天就来看看几条古玩界的几条规矩。
做一个精明的现代消费者,应做好索赔的准备。买错了物件怎么办?有人认为古玩圈玩的就是“估玩”,考的是鉴别的眼力。东西买错了就自认倒霉。甚至有人列举历史上个别名人造假贩假的事例,试图说明古玩收藏造假贩假存在的合理性,使不少人对古玩行制假贩假的行为熟视无睹。其实不然。古玩行不是不打假。买错东西对任何人都是痛。这种痛对追逐猎奇收藏的人来说不仅只是意味金钱的损失,这种痛曾使知名收藏家丧失名誉,丢尽颜面,落下心病,后抑郁而终。这种痛也曾使无数兴致勃勃的爱好者初涉门槛就被灭杀兴致。作为制假贩假的受害者,古玩收藏界对任何制假贩假的行为都深恶痛绝。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些制假贩假的行为在古玩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呢?除了利益的驱动,使制假贩假延续不绝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姑息纵容。过去的岁月里,行家们买货走了眼是羞于颜面,归咎于术业不精,不敢张扬,秘而不宣,自动放弃了追究赔偿的权利。当今社会,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在买卖过程中,只要经营者提供虚假不诚实的陈述、允诺,以欺瞒手段,造成了购买人的经济损失,购买了假货赝品,购买人就有索赔的权利,古玩行也没有例外。所以,对恶意欺骗行为就应该积极采取索赔行动。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净化市场行为出一份力量,让蓄意坑蒙欺骗不诚实者有所顾忌,无地容身。因此,购买者在交易完成之后,要索取注明相关承诺内容的交易凭证。国营文物店等经营单位通常有古籍文物销售统一发票给顾客。私人间的交易如果销售人曾作出承诺,稳重起见就应该向其取得相应承诺的凭据或交易记录以备日后不测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