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生卒不详。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当时常为溧阳知县陈鸿寿制作《曼生壶》,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现有《钟式壶》藏于上海博物馆。他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杨彭年紫砂壶鉴定从以下四点鉴别
鉴定方法:工、型、泥、款四面鉴别:
功:指两个方面,一是艺人的制作功力,二是壶的实用功能。评判紫砂壶的好坏不能忽视壶的实用功能,要以实用为前提,不能仅注重造型之美,而忽视功能为用之美。若所制的壶沏不出一壶好茶甚至能败坏一壶好茶,这样的壶为行家里手所不能接受,形再美也算不上是一把好壶。
形:就是壶的形状款式。它所追求的是意境。就一般而言,壶的嘴、把、盖、身、流等应整体比例协调。
泥:一把壶的优劣,与泥的品质、品种有很大关系。紫砂泥细分品种较多,好坏相差甚远,一些大师制壶的泥料在市面上是不多见的,需经过自己特殊加工而成,有些甚至是祖传留下的独门泥料。
款:壶的款式非常讲究,鉴赏紫砂壶款有两层含义: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二是鉴赏镌刻诗词书画及印款。
杨彭年在艺术生涯中一生追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是他的壶艺风格。近年来,紫砂市场行情不断看涨,在很多人看来,紫砂壶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品茗用具,而是成为束之高阁、具有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艺术品,成为藏家和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间,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制作的紫砂壶价格普遍以每年30%至50%的幅度上涨,个别名家名壶的价格更是成倍飙升,名家紫砂壶卖出了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天价也并不少见。名品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