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同寿山石、田黄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鸡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已有数千年文化,鸡血石美丽、晶莹、稀少,历来被誉为“石后”、“印石公主”、“章石皇后”,奈何如今鸡血石开发已到尾声,所以出产的鸡血石产量相当有限,成为世界上仅存之物,极其稀少,价值难以言喻。
鸡血石的好坏,首观鸡血颜色是否红,质地透明的程度,缺陷的多寡,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进行鉴定的方法。
(一)血色的鉴定:
1、颜色:鸡血颜色大类可分为鲜红、大红和暗红。鲜红为上品,大红次之,暗红最差。
2、血形:鸡血血形依次可分为块血、条血、云雾血及点血等。时有两种以上血形自然结合在一起,此时则依以那一种血形为主,而定其血形。如血形有独特的地方,则常因其独特而使价值倍增。
3、血量:指鸡血部分与成品石质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为高档品,大于50%者为珍品,大于70%者则为绝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质不佳,则其档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为印石者,除血售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种,以六面血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为中品,一面血者则为最次。这是鉴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浓度:指依鸡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为浓、清、散三级,以浓血为贵,散血则如鸡血水稀释,而影响档次。
(二)质地的鉴定:
质地是指鸡血石本身的石质,其优劣依颜色、透明度、光泽度和硬度四种特性表现来品评等级。
1、颜色:一般石色有单色者亦有多色共生者,无论何者,均以色细腻而纯净者为佳,其色悦目即为佳品。
2、透明度:依次分为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三级。
3、光泽度:腊状光泽是鸡血石的代表性光泽,其质地自身的光泽强弱则是鉴定质地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4、硬度:上品的冻石硬度通常在摩氏硬度2度左右,2—3度者为佳品
(三)缺陷的鉴定:
缺陷主要指鸡血石毛料和成品中的杂质和裂纹,它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鸡血石的美观和价值。
杂质:可分为硬性杂质和软性杂质两类。
1、硬性杂质:包括有石英粒(在质地中呈豆状突起,俗称“石钉”)、黄铁矿(呈云雾状、浸染状,产于鸡血和质地中或沿微裂隙分布);火山岩团块(一为角砾状圆碟状、另有不规则状,其色泽与质地软硬质都有)。
2、软性杂质:包含有冻石细脉,和火山岩团块。
3、裂纹:可分为同生与后生两类。同生裂纹内常有地开石、黄铁矿等填充物,对鸡血石花纹和形象在美观上有此影响,但在整体档次与价值上有时候反而为收藏者所喜爱。后生裂纹因地壳运动或采矿爆破引起,很大地影响鸡血石档次。
(四)膺品鉴别:鸡血石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很多造假者制造膺品鱼目混珠,以谋取暴利,所以膺品的鉴别尤为重要。
膺品鉴别:可分为鸡血、质地、重量等三种方式:
1、假鸡血:没有银斑,色度深浅不匀,线条粗细不一,花纹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鸡血赋存规律,肉眼细观极易区别。
2、质地:用塑胶化合物假造,完全没有石感,用刀刻也没有石屑粉。有人甚至将鸡血石切片,再粘贴于粗石上,再用填缝胶及石粉粘合,状极似真鸡血石,仔细在强光下则可辨别真伪,或观察血色及画形是否一致或有无连贯,不难识破。再则,有人用石粉加化合物,塑模涂上“朱砂”或大红水彩假造鸡血而成。
3、重量:真鸡血石的重量较沉稳,假鸡血的重量较轻浮,只要细心用以下步骤测试:
(1)用砂布细磨,真鸡血石材会呈石粉状而有朱砂红之现象,化石物则没有;
(2)用刀雕刻,假鸡血石下刀后呈塑质之卷曲石屑,能感觉出来;
(3)用火烧,假鸡血石会有烧焦的胶臭味,真鸡血石则不会;
(4)用手量质重,假鸡血石因质地不同而感觉较轻;
(5)贴肉试石感,假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
(五)档次划分:主要根据血色、质地、缺陷的优劣程度来划分,首要是血色。
明、清代作品具历史文化价值,其档次标准常在珍品级或珍品级以上,其名贵性和重要性不言而语。 超高档次珍品级 不分产出年代,血色与质地均为珍品级之极高品,或其质与材均为比较稀有的罕见珍品。
鸡血石应避免长时间放在日光或灯下,以免鸡血因红色部分变暗而减低了价值性。平常则宜擦上或浸于好的润石油中,如美玉一般,使石质与空气隔绝,减少因温差变化而造成石质龟裂的可能性,且可增加石质的温润性。另外避免碰撞、摔裂即可。
鸡血石被称之为世间最贵的石头,对于保养是需要非常注意的,而鸡血石正确的保养方法有如下:
1、制成品封蜡抛光后,用锦盒密封后保存在阴凉处;如长期收藏,也可只封蜡不抛光,让表面留一层薄蜡,这样可以使石材的光泽、色泽不变。
2、鸡血石切忌在阳光下曝晒,或长期置于强光下,并避免长期置于高温环境中。因为鸡血石的汞元素在阳光的曝晒和高温环境中容易走失而引起血色的变紫、变暗或变淡。
3、用油养鸡血石也是广泛采用的保养法。方法是在制成品上擦一层白茶油或白蜡油,让石表吸透油质,变得更加晶莹明净,血色更鲜。如擦油后再密封于锦盒中,可包一层普通的保险薄膜,以免油质沾染锦盒绒布。
4、在室内的摆件、石玩等要经常的擦抹。如陈列时间太长而沾染了灰尘、污质等,可用细软稠布或绒布轻轻擦抹干净,再用细毛刷蘸油刷一层薄油,即可恢复光彩。
5、另外一些小的摆件、石玩、装饰等制品,比较好经常用手摩挲抚玩,也可在脸上摩抹,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油脂,年深月久,更显古朴高雅。
6、在携带印石、雕刻品,佩戴装饰品时,应避免外力的撞击、刻划和磨损,也应避免化学物质的接触,以免变质。
哪里有私下买家直接买鸡血石
鸡血石的养护技巧
鸡血石私下和拍卖价格的差距
鸡血石同寿山石、田黄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鸡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已有数千年文化,鸡血石美丽、晶莹、稀少,历来被誉为“石后”、“印石公主”、“章石皇后”,奈何如今鸡血石开发已到尾声,所以出产的鸡血石产量相当有限,成为世界上仅存之物,极其稀少,价值难以言喻。
鸡血石的好坏,首观鸡血颜色是否红,质地透明的程度,缺陷的多寡,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进行鉴定的方法。
(一)血色的鉴定:
1、颜色:鸡血颜色大类可分为鲜红、大红和暗红。鲜红为上品,大红次之,暗红最差。
2、血形:鸡血血形依次可分为块血、条血、云雾血及点血等。时有两种以上血形自然结合在一起,此时则依以那一种血形为主,而定其血形。如血形有独特的地方,则常因其独特而使价值倍增。
3、血量:指鸡血部分与成品石质的百分比。大于30%者即为高档品,大于50%者为珍品,大于70%者则为绝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质不佳,则其档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为印石者,除血售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种,以六面血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为中品,一面血者则为最次。这是鉴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浓度:指依鸡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为浓、清、散三级,以浓血为贵,散血则如鸡血水稀释,而影响档次。
(二)质地的鉴定:
质地是指鸡血石本身的石质,其优劣依颜色、透明度、光泽度和硬度四种特性表现来品评等级。
1、颜色:一般石色有单色者亦有多色共生者,无论何者,均以色细腻而纯净者为佳,其色悦目即为佳品。
2、透明度:依次分为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三级。
3、光泽度:腊状光泽是鸡血石的代表性光泽,其质地自身的光泽强弱则是鉴定质地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4、硬度:上品的冻石硬度通常在摩氏硬度2度左右,2—3度者为佳品
(三)缺陷的鉴定:
缺陷主要指鸡血石毛料和成品中的杂质和裂纹,它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鸡血石的美观和价值。
杂质:可分为硬性杂质和软性杂质两类。
1、硬性杂质:包括有石英粒(在质地中呈豆状突起,俗称“石钉”)、黄铁矿(呈云雾状、浸染状,产于鸡血和质地中或沿微裂隙分布);火山岩团块(一为角砾状圆碟状、另有不规则状,其色泽与质地软硬质都有)。
2、软性杂质:包含有冻石细脉,和火山岩团块。
3、裂纹:可分为同生与后生两类。同生裂纹内常有地开石、黄铁矿等填充物,对鸡血石花纹和形象在美观上有此影响,但在整体档次与价值上有时候反而为收藏者所喜爱。后生裂纹因地壳运动或采矿爆破引起,很大地影响鸡血石档次。
(四)膺品鉴别:鸡血石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很多造假者制造膺品鱼目混珠,以谋取暴利,所以膺品的鉴别尤为重要。
膺品鉴别:可分为鸡血、质地、重量等三种方式:
1、假鸡血:没有银斑,色度深浅不匀,线条粗细不一,花纹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鸡血赋存规律,肉眼细观极易区别。
2、质地:用塑胶化合物假造,完全没有石感,用刀刻也没有石屑粉。有人甚至将鸡血石切片,再粘贴于粗石上,再用填缝胶及石粉粘合,状极似真鸡血石,仔细在强光下则可辨别真伪,或观察血色及画形是否一致或有无连贯,不难识破。再则,有人用石粉加化合物,塑模涂上“朱砂”或大红水彩假造鸡血而成。
3、重量:真鸡血石的重量较沉稳,假鸡血的重量较轻浮,只要细心用以下步骤测试:
(1)用砂布细磨,真鸡血石材会呈石粉状而有朱砂红之现象,化石物则没有;
(2)用刀雕刻,假鸡血石下刀后呈塑质之卷曲石屑,能感觉出来;
(3)用火烧,假鸡血石会有烧焦的胶臭味,真鸡血石则不会;
(4)用手量质重,假鸡血石因质地不同而感觉较轻;
(5)贴肉试石感,假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
(五)档次划分:主要根据血色、质地、缺陷的优劣程度来划分,首要是血色。
明、清代作品具历史文化价值,其档次标准常在珍品级或珍品级以上,其名贵性和重要性不言而语。 超高档次珍品级 不分产出年代,血色与质地均为珍品级之极高品,或其质与材均为比较稀有的罕见珍品。
鸡血石应避免长时间放在日光或灯下,以免鸡血因红色部分变暗而减低了价值性。平常则宜擦上或浸于好的润石油中,如美玉一般,使石质与空气隔绝,减少因温差变化而造成石质龟裂的可能性,且可增加石质的温润性。另外避免碰撞、摔裂即可。
鸡血石被称之为世间最贵的石头,对于保养是需要非常注意的,而鸡血石正确的保养方法有如下:
1、制成品封蜡抛光后,用锦盒密封后保存在阴凉处;如长期收藏,也可只封蜡不抛光,让表面留一层薄蜡,这样可以使石材的光泽、色泽不变。
2、鸡血石切忌在阳光下曝晒,或长期置于强光下,并避免长期置于高温环境中。因为鸡血石的汞元素在阳光的曝晒和高温环境中容易走失而引起血色的变紫、变暗或变淡。
3、用油养鸡血石也是广泛采用的保养法。方法是在制成品上擦一层白茶油或白蜡油,让石表吸透油质,变得更加晶莹明净,血色更鲜。如擦油后再密封于锦盒中,可包一层普通的保险薄膜,以免油质沾染锦盒绒布。
4、在室内的摆件、石玩等要经常的擦抹。如陈列时间太长而沾染了灰尘、污质等,可用细软稠布或绒布轻轻擦抹干净,再用细毛刷蘸油刷一层薄油,即可恢复光彩。
5、另外一些小的摆件、石玩、装饰等制品,比较好经常用手摩挲抚玩,也可在脸上摩抹,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油脂,年深月久,更显古朴高雅。
6、在携带印石、雕刻品,佩戴装饰品时,应避免外力的撞击、刻划和磨损,也应避免化学物质的接触,以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