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收藏有感
我在古陶瓷收藏和鉴赏领域跋涉了三十余年,虽有些成就,但此中甘苦非常人所能体会。古陶瓷是先人所留存于世的工艺品、日用品,它的重要性首先就在于可以资治存史,其次是提供后人进行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最后才是成为人们收藏活动的重要对象。因此古陶瓷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坚实足印,任何一件古陶瓷,即使并不完美或仅仅是一块残片,都是值得珍视并予以保藏的。古陶瓷毕竟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点,收藏家所追求的并非是一般日用古陶瓷,而是代表当时工艺高度水平的艺术珍品。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古陶瓷的稀缺性就在人们寻觅追逐中日益显现出来,而市场无形的推手也不断刷新着一个个成交的纪录,形成了目前股票和房产低迷而包括古陶瓷在内的文物市场的相对繁荣。
宜兴鉴宝
我认为,古陶瓷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格三者是紧密相联系的。人们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条件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变得更为迫切,也是一种对财富的追求,于是就有一部分开始关注起文物的收藏。收藏队伍的急剧膨胀客观上导致了文物价值的增长,而收藏和交易又是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于是文物市场遍布各地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了。然而,需求的增大催生了赝品行业的发展,而鉴定公信力的下降又使强劲的交易潜力受到打压,目前中国收藏界的隐忧是前所未有的沉重,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了。
以下是我对古陶瓷收藏、古陶瓷价值及其市场运作谈一点感悟并提出一点看法,如能对当前的收藏界有所稗益,或能引起有关权威人士的重视,则感幸无已也。
丨对古陶瓷收藏的感悟
古陶瓷的收藏涵盖着几个核心问题:收藏的品类、收藏的数量和质量、收藏品的鉴定和研究。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应该是古陶瓷收藏的关键问题。
对于藏品的种类,我的意见是不要先设定一个框框,因为这样对于收藏者来说会有结茧自缚的感觉,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进展。先泛后精,循序渐进,量财而收,愉悦身心,这是收藏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认识。
大连鉴宝活动现场
我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受祖辈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在泥巴堆里滚爬长大,景德镇的田野、河滩、山坡和小路上的古瓷片随处可见,瓷片上的纹饰和釉彩经常会使我抚玩不置,引起了收集的兴趣,捡拾瓷片是我认识古陶瓷的第一步。后来通过反复比对、请教长辈和懂行的人,逐渐加深了对古陶瓷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创办了景德镇市珠山古陶工艺瓷厂和上海珠山古陶工贸经销公司,藏品想送拍至国内一线拍卖行,详情可询五。最终在经济能力可以支撑的条件下,我开始了重点收藏专项明清古陶瓷及景德镇十大瓷厂早精品厂货的历程。我如今的藏品大多数是明清瓷器和景德镇十大瓷厂“文革678”的精品。随着收藏热升温,“文革”瓷的收藏越来越热。“文革”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且生产年限很短,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且潜力较大,“文革”瓷因其生产于那个特殊年代,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与历代瓷器有较大的区别。生产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不计成本,被收藏家誉为“当代御瓷”。
高级艺术品鉴定师证书
收藏的数量和质量是两个概念,数量多不等于质量也会随之上升,而质量高也不会意味着数量上有所增多。根据我的收藏经历,质量的提高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鉴识没有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去粗存精,沙中淘金。收藏者大多只能在藏品数量上做文章,在数量上达到一定数量后,随着对古陶瓷认知程度的加深,以后的收藏就要在质量上下功夫了。在收藏的进程中,质量是不能强求的,但一定要考虑数量的积累,这里也体现出哲学中量变质变规律的作用。
崔可辉丨《秋山图》
藏品的鉴定和研究对大多数收藏者来说至关重要,我的感悟主要是“六多”:多看书、多实践、多比较、多请教、多总结、多看假货。这“六多”中最后一多尤为重要,历朝历代都有造假现象,但凡收藏盛世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需求促进供给,这是经济学市场运作阐明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既然市场上赝品充斥,收藏者就只能通过赝品与真品的比较来提高自己的鉴识。
崔可辉丨《高瞻远瞩》
还有一点是所谓“隐藏价值”的提法,我认为一件古陶瓷的价值并非由某些专家所能论定,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然而市场面对的是大量不特定客户,因此在某一市场中,一些古陶瓷不可能参与市场充分竞争,对于这些特定的古陶瓷来说,可能会无法完全体现其价值,就会存在“隐藏价值”。还有,一些古陶瓷尽管价格已经很高,但参照某地同类价格,并依据市场未来走势,仍然可能分析出其中潜在的价值。据此可知,只要有交易(包括拍卖、市场交易,民间交易、同行间交易手段等),理论上“隐藏价值”始终存在。要有科学、客观、审慎的分析思路,否则极有可能会误入并非“隐藏价值”的陷阱而遭受不必要损失与烦恼。
?
丨对古陶瓷价值的感悟
古陶瓷的价值这个话题,现在已经成为诸多收藏人士甚至文物专家、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目前仅次于美国的GDP数据。
崔可辉丨《锦绣江南》
如此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之在中国政府提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过去十年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各类古代文物都在较高的价位,特别是古代名人书画和重量级的宫廷藏瓷升值幅度极大。俗话说“古玩千分利”,这句话放在今天的中国古玩市场,实在是恰如其分。世界著名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资料分析显示:中国明清官窑瓷器的年增值不会少于22%。如不久前在英国举行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开光鱼纹套瓶拍出了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5.5亿天价成交,超过估价40倍,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这几年中,成交超过亿元的艺术品拍品已屡见不鲜,这背后便是强有力的具有经济实力的卖家的运筹,也是投资人的资金运作的结果。
崔可辉丨《普渡》
尽管中国古陶瓷在过去十年增值巨大,但我认为,从理性的视角分析,一般收藏者的藏品并不具备巨大增值的潜力,这就是目前大量藏家以较高价位买进而无法顺利获得回报的原因。即便是现在文物收藏界和拍卖市场普遍看好的官窑瓷,也同样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相对来说,中国书画市场对中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的市场细分明确,对各类书画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的研究比较深入,因此这一市场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仍占居着龙头老大地位。而古代瓷器的市场则并未呈现出上升趋势,从历史来看,2005伦敦佳士得以1568.8万英镑拍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折合当时人民币2.3亿,创下了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的世界纪录,直至2008年的春拍达到高峰,此后再也未能回升到这个水平。
崔可辉丨《观世音菩萨》
还有一点,就是天价拍品并不足以反映市场大势,这也是目前经过分析市场行情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因为大量藏品只是普通品,具有天价潜力的藏品少之又少,因此市场交易中的主要标的仍是在一般艺术品或较有等级的艺术品。何况现在天价艺术品的背后还有一些推手在进行在频繁运作,难保这些天价的真实性。因此如果藏家从投资的角度来收藏古陶瓷,那么一定不要被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拍卖纪录蒙住了眼睛,而重在理智投资,客观评估,这样才能在古陶瓷收藏的保值增值方面收到成效。
崔可辉丨《春江野趣》
对普通爱好者而言,则更不能盲目追求官窑和珍品,而应量力而行,适度控制。其实一些民窑精品和“文革678”十大瓷厂精品也是具有很大升值空间的,特别是明代后期的青花瓷器笔触自由放达,图案纹饰大多反映民俗风情,极具观赏价值,一些瓷器在工艺上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历史具有较多的参照作用,值得珍视保藏。而“文革678”十大瓷厂美研室高白泥粉彩精品瓷同样也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值得珍藏?。
丨对古陶瓷市场的感悟
本人由于收藏古陶瓷的缘故,常年涉足于古代艺术品市场和拍卖会,因此对目前古代艺术品市场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特别是对其中的所谓“隐私”感悟颇多。
从宏观方面来看,对各地市场的大致判断是:20年前是东西少,真品多,价格较低;10年前是东西较多,真品较多,价格较高;现在是东西很多,真品很少,价格较高。这里核心是一个东西的多与少的问题,正是由于东西多才价格低,东西少才价格高,完全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共识。但是为什么东西会少了?最客观的答案是收藏的人多了,人多物少,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的幅度谁也无法预料,但市场的引领始终对收藏者的心理带来巨大暗示效应,促进了惜售意识的增长,于是能交易的器物更为稀少,即使有所交易,也往往会以令人惊异的高价出现。
崔可辉丨《江南奇秀》
这里我想到所谓的“蝴蝶效应”,现在天价拍品的出现使整个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一波价格大涨的浪潮,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显现的“蝴蝶效应”。
然而天价与市场交易并非一定紧密关连,因为绝大多数市场面对的客户只是数量很多极为庞杂的普通收藏者和爱好者,因此现在一旦某拍卖市场出现天价,借助于传媒的大规模炒作放大,人为形成“蝴蝶效应”,似乎一件拍品可以代表同类拍品,而且经一些炒手的推波助澜,似乎整个艺术品市场中的每一类都具有巨大增值潜力,于是表象来看市场上自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了。
崔可辉丨《溪山清韵》
事实上,市场要做的是管理工作和引领工作,还有就是信息的披露和沟通。建立一个市场是容易的,但要培育一个市场却颇为困难,这里有诸多影响市场生存发展的因素,如买家的因素、卖家的因素、地理位置的因素。
市场在管理上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和维护公平的交易秩序,这一点目前表面上来看似乎做到了,其实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突出的是诚信交易问题,各地市场大都没有适当的解决办法,这个问题不解决,赝品泛滥是无从下手清理的。
市场的引领和信息披露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除了市场的成交量及成交总额等信息外,还有对市场后续的预测也应该是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现在不但中小型市场,就是重要都市中的大型市场,其管理手段还是相当落后欠缺的,关键还是政府对这类市场的分析研究不够,没有从整个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系统规划市场的发展。
在经历了市场主导的初步选牌和博弈后,目前私人资本投入日益增加,通过金融资本的操作争夺高端古玩艺术品定价权的博弈愈演愈烈,而直接的后果就是近年来古玩艺术品价格的不断推升,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古玩艺术品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投资潜力。但是,古陶瓷收藏并非仅只是高端这一块可以提供藏家博弈,大量的专业市场尚有巨量客户资源在支撑着整体市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目前媒体都忽略的事实,也是政府应该进一步关注并予以加强管理、协调运作的文化板块的市场重地。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