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玉器

怎样判断田黄石的真假

  • 发布时间:2018-08-23 20:17:17,加入时间:2018年03月18日(距今2662天)
  • 地址:中国»香港»九龙: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太子路111号 11E
  • 公司:深圳乾龙国际艺术品文化传播有现公司【个体】,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俊,手机:17633730834 微信:lj190422 QQ:1904220213

一个产在有福之地(福州) 并且为中国人定制的宝石,世界上最名贵的石头,石头中的帝王。在明晚,清两代 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最为推崇的神石,到民国已经易金十倍,到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刷新着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宝石,承载着中国印石文化的最有代表力的石头。在数千万年前,福州寿山一带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发的熔岩渗入岩石裂隙,并与四周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最初的寿山石矿。而田黄石的形成,起因则要追溯到寿山溪上方矿脉的矿石剥离母矿滚入溪中的神奇经历。此后,溪水冲刷,棱角磨圆,杂质洗净,遂成最初的卵形田黄石胚胎。再往后深埋溪谷,土壤浸渍,水份哺育,石头胚胎逐渐染色;直至最后沐浴日月光华,成为自然界中至为珍稀的尤物。

田黄石由以下四点鉴别

第一点石形

田黄石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田黄石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第二点石皮

田黄石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通常会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层。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田黄的皮色主要有黄色、黑色与白色。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色,称为“银包金”;皮为黄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田黄的不同皮色可能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色的土壤形成黄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黄石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三点萝卜丝纹

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石的内部,其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纹理,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田黄石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程度不同,按粗细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分为白色、黄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田黄石基本上都具有“萝卜丝纹”,“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成立,但不能绝对化。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