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不论经营者还是投资者,不管搞哪一品种的,没有谁不想得到老而精的珍稀绝品。许多人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留下一堆破烂,或倾家荡产。吾人亦曾追“官窑”瓷器跋山涉水于乡间,求“三代”铜器而误入歧途之经历。一夜暴富地美梦也曾使我垂涎三尺。但经过反反复复的挫折和实践,我对古玩业由肤浅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总结了“四不追”:一不追三代(指青铜器不追夏商周),二不追官窑(指瓷器),三不追珍、稀、绝品,四不追富翁。
艺术市场正在迎来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区块链提出了关于艺术市场关键绊脚石的决定,例如出处,透明度,版权,所有权,艺术评估和真实性等问题。现实是由网上艺术品销售额的增长 - 2016年为37.5亿美元,占整体市场份额的8.5%(比上年上涨15%)。看到潜力,艺术创业公司已经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真实世界的应用程序。
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制度逐步完善的利好,2016年3月24日,文化部继发布《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后,又正式发布《关于贯彻实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对贯彻实施《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作出计划部署,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艺术品市场管理,认真贯彻实施《办法》,明确行业底线,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内容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明确管理对象,开展行业普查,要求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开展行业培训,促进行业交流,维护行业权益,参与公共服务,探索开展信用评价,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里提到的玉枕就是一种青白釉瓷枕。因为枕面施有一层釉,冰冰凉凉的,枕在上面非常宜人。而的枕上多留有“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幽宜。”“绣顶聚金不胜情,夏使瓷枕自凉生。清魂内入游仙梦,有像纱橱枕水晶。”这样的诗句盛赞瓷枕的凉爽。
据考古得证,我国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将石块初步加工,再以后才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多的则是瓷枕,年代越早尺寸越小。瓷枕除了釉面可以降温,比其他古代枕头凉快的地方还在于它的构造。
瓷枕比较高,内部不少都是空心的。出气孔首先用来散热,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散去内部热量来保持枕头清爽。其次用来散潮,可以有效避免内部的潮湿,保持枕头干爽。后用来通风,枕头带出气孔,枕在上面舒适感有不小提高,能清凉沁肤,爽脑怡神。所以唐代以后,瓷枕逐渐流行,尤以两宋为鼎盛,连皇宫中也多有使用。
以前总想不明白,这又硬又小的枕头睡起来真舒服么?后来请教到高人,才知道其中的缘故: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到了唐代已深入民间,读书人为了做官,纷纷挑灯夜战,刻苦攻读,困了就睡一会儿,又担心睡过头了,咋办?于是此种短小狭窄的高瓷枕便应运而生。这种瓷枕只适合打盹,如果睡熟了,一翻身,头倒下,人惊醒了,就又开始读书。
瓷枕样式非常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八方、椭圆、银锭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造形……我曾在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里,见过山西长治窑的一只金代白地黑褐彩新篁棲禽纹虎形枕(配图)。枕身为斑斓猛虎,线条简洁流畅;上部为白面绘鸟雀栖枝,至今仍色泽均匀,且浓淡有别。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卧兽枕还是镇宅宜男、祈祝平安的吉祥之物。相传汉代名将李广,曾与兄弟在冥山,一箭将虎射毙,以其骷髅为枕,以示辟邪。也许古人相信,睡这样的枕头,夜里便不会梦魇吧!
根据索思比拍卖行艺术市场综合指数(指数构成包括巨匠油画、现代油画、欧洲瓷器、中国瓷器及欧美古董家具等),以1975年为基数100计算,至1988年的13年中,该指数已跃为740,相当于每年以21%的涨幅上扬,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投资形式。这种趋势早在本世纪中期就已初露端倪,而到本世纪末及下世纪初,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投资工具,必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更加热门的投资对象。
辨: 收藏必须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这要在长期的收藏实践中逐渐积累。要有交学费的心理准备。收一假,上一课;藏一物,长一识。举一反三,眼力见长。
艺术品投资如同其他任何一种投资方式一样,必须把握住投资时机,否则贸然投入,难免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