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个人的高度来看,古代艺术品是古代社会、人文、科技、物质的综合结晶品。比如一件官窑瓷器,汇集了冶炼、雕塑、物理、化学、书法、绘画、建筑、社会流行文化、宫廷审美趣味等等因素,每一种因素都值得去探索和学习,从而发现美和价值。这个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培养、自我熏陶的历程,为每一个真心喜欢艺术品收藏的人带来思想上和心灵上的新视野和享受。此外,它还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
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利好,据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发布的《TEFAF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但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2017年,全球艺术品仅拍卖市场成交额达149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20%,结束持续两年的下滑。上半年平稳(增长9%),下半年强势(增长32%)。中国依然是全球大的艺术品市场,交易额达到5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额的34.2%。美国紧随其后,交易额为49.6亿美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当下,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纹饰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价格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青花瓷淡雅脱俗,历来是瓷器收藏家关注的重点。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青花瓷相继刷新一个个的惊人纪录,在国内乃至国际拍场可谓大放异彩。
2003年9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龙纹扁瓶以583.15万美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公开交易的新纪录。而到了2005年7月,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国伦敦以1568.8万英镑的价格成交,创亚洲艺术品拍卖的高纪录,同时也是中国瓷器拍卖价高纪录。2011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而内地的青花瓷拍卖纪录则由古玩文化艺术品缔造。在该公司2012年秋拍中,一件乾隆时期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以9775万元价格成交。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正值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时期,其青花官窑瓷器在造型、绘画、烧制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其市场价位一直处在高平台之上。比如,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02春拍的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成交前10名中有4件青花瓷器,均为清三代制品。
“受关注的还是人物的纹饰,相同情况下价格要高一些。”有藏家表示,青花瓷器上的纹饰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价格,“一般来说,人物要高过动物,动物要高过花草”。
中国藏家偏理性,市场相对冷静“中国人有着浓重的青花情结,藏家都在追青花瓷,除了高古瓷器,就是青花在一次次地打破市场纪录。再加上青花民族特征鲜明,有‘国瓷’之称,也格外受国际藏家的垂爱。在过去10多年,青花瓷可以说是引领了整个瓷器市场。”华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向收藏周刊记者连连感慨,元明清青花瓷器的淡雅身影总是在市场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不过,据了解,近两三年,青花瓷市场进入调整期,拍场上的反应相对沉寂。“一方面精品要么很少在拍场露面,要么只在拍场之外的其他渠道交易,多少阻塞了行情上涨空间;另一方面目前追彩瓷的人比较多,其猛烈的上升势头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青花瓷的光芒。”此种现象是市场调整的自然规律,而事实上青花瓷的行情一直在平稳增长,且时有精品天价出现,并非是价格跌落。青花瓷的市场表现在未来三五年一定会有大的起色。
互联网思维首先体现在艺术电商领域。对于艺术电商来说,2014年可谓是蓬勃发展又充满挑战的一年。苏宁西方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研究和收藏从18世纪开始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完备,所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在西方的流通认知度等同硬货币。中国古代艺术品是通行全球的,分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以及中国艺术品爱好者、收藏家们,以及遍布全球重要城市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使中国古代艺术品有了一个全球的标准化的流通市场。这一点非常重要。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为企业牟利。近年来,内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喜好与投资于艺术品收藏,无论在投资收益、企业文化建设、个人修养提升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