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私下交易成交记录

  • 发布时间:2018-08-25 05:39:34,加入时间:2018年03月07日(距今2619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南区六道航盛科技大夏502
  • 公司:深圳市御鉴艺品文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江,手机:18879857699 微信:boguyishuwang2008 电话:0755-89213690 QQ:18879857699

  关于目前中国古玩市场的行情来说,藏品到底能不能走私下交易,或者有没有公司机构回收,检测到代收购这问题,其实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藏品一鉴定,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

  卖古玩的行家与买古玩的行家交易过程很简单,卖家说出卖价以后,买家想收买就给价,不想收购便包好藏品走人。从不争辩抬杠,也不会指责对方没眼力。有的藏者自己不懂,买了以后拿到网络上让网友们评判,只要有人说东西假,便在网上开骂,这种心态是出于对自己的藏品没有自信,同时也是业界里不可能有的现象。所以真正的行家很少参加陌生朋友圈的讨论,除非相互了解尊重的至交。

  一般而言,在一个政治及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里,艺术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体上是比较平衡的,如果说有上升,也是两合同步上升。但在兵荒马乱或社会大动乱的年代里,两者之间便发生不平衡。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末、抗战期间,和民间收藏无法保存,人们食不果腹,便大量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此时艺术品价格便宜,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收藏条件,不失为艺术品投资的好机会。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时期,把艺术品收藏视为玩物丧志的颓废行为,把珍贵历史文物视为封资修,收藏者和创作者纷纷抛售自己的藏品或作品,一时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一落千丈,几十元钱能买进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郁勃于元代。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蕴藉内敛威风凛凛威风凛凛,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爽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巅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恒久不衰。元青花瓷器带款者少少,显得尤为珍贵。

  元青花的名声越来越噪。这其中有一点越来越显着,那就是元青花很是希罕和珍贵,可是有人物纹的元青花越发珍贵。而且元青花上的人物纹都是历史真实人物,戏曲传唱人物和民间脍炙生齿的传说人物。

  在元代,各地盛传鬼谷故事,鬼谷子的故事是元代平话杂剧、黎民演出说唱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以鬼谷子为题材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瓷罐上的图案就是为蓝本绘成的。齐国大臣苏代持笏骑马立于山后。擎旗军士高举书有“鬼谷”的旌旗亮明身份。虎豹轺车拉着鬼谷子在山林间的急奔,两名步兵军士,扛长矛跑在前面开路引道。绘瓷工匠传神的将这些情节巧妙的融入一个圆形的弧圈中,各有关联,又有脱离。充实显示出构图和结构的精妙……这里所说的就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业内专家说,画有人物纹的元代青花罐很是有数,全天下不足十个,因此变得很是珍贵,堪称中国瓷器瑰宝。

  2005年7月12日在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这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由伦敦骨董商艾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竞得。听说终获得此罐的是当今全球盘算机软件业具实力之人,创下历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成交价,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器拍卖价格的天下纪录。这也是现在为止的一件价格在两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艺术品。成为亚洲艺术品中的天字号,从而震撼了国内学术界、艺术品珍藏界和投资市场,至今仍是研究和喜欢中国瓷器者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克日,宣亦艺术有幸征集到一只稀世珍品“青花釉里红鱼藻纹盖罐”藏品藏品高:32cm,口径:12cm,底径:13.8cm,现暂藏于广州宣亦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罐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盖带钮,肩带四只耳。胎质白皙无瑕,釉汁温润如玉,通体青花绘纹饰,腹部以釉里红绘缠枝花和鸳鸯。纹饰以莲花、缠枝花和海鱼、水藻水塘为主,描绘了几只栩栩欲生的鸳鸯,显得整个画面生动生动起来。其时的匠工水平高明,从画面能感受所有的绘画立体感很强,分水技法高明。现代仿制品的绘画技法基础无法到达其时的境界。

  青花釉里红鱼藻纹盖罐呈色稳固,鲜艳明丽,纹饰细腻,线条细颈清晰,与青花配合浓淡相宜,协调悦目。青花深浓处有凝重感,细笔线条的描绘详尽清晰,有的清新,有的深沉。此器生涯完好,胎釉细腻,青花釉里红发色纯正,为青花釉里红的代表作。它不仅具有高尚和大气,而且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

  作为今天的收藏者,我们面对历史难得的机遇(历史以来全国持续大规模的建设),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对历史遗物进行收藏,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价值和个人存在意义。当然,收藏的经济价值和单纯的“把玩休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文物古玩收藏热的一个重要推手。可是面对庞大的收藏群体(据说7000多万,感兴趣的起码1亿以上),市场上的真品文物古玩无疑是不能满足每个人的收藏需求的。于是,仿造和做伪的“文物古玩”就应运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算起,短短30余年,全国古玩市场和古玩店中95%以上都是这类仿造品。尤其地下的仿造程度越来越高新,这给整个收藏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一些知名鉴定专家,基本都给废掉武功。收藏队伍里的鱼目混杂和一些人的贪婪,仿造者和盗挖者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整个行业里的真真假假,使得这个行业成为真正的血腥江湖。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同时尚未形成较为成熟有序的市场秩序。面对不明朗的市场态势,众多艺术品爱好者如何理性、正确地进行艺术品收藏投资,是一门极大的学问。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找准自身定位,了解自身收藏投资的目标和实力,保持清晰的头脑,谨慎选择,找准时机,不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这样才能收获好的收藏投资效果。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