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朝在我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那个年代发行的各种银元、铜元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而在漫长的岁月里能够留到现在的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专家估价200万的一枚铜元。
清代王朝成立后,铜元还在大规模使用,而在1616年,将铜元改成铜币,明代发行的铜币与清朝的大区别在于孔被换成了龙纹组成的背面,各省铸造的铜币图案多时铜币和“银币”等字样,铜币是今年来的一个收藏热门,很多人都在收藏着大清铜币。
这枚铜币,专家已经为其估价200万元,如果能上拍的话收藏价值更高,这种错版近代铜币收藏价值极高,如果谁家有一枚,可一定收藏好了,未来都是可以买房买车的。
大清铜币十文是晚清年间铸造的一种钱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止于(宣统三年)1911年。一共发行流通了11年,铸造这种钱币是根据当地人口比例发行流通,所以奉天省,也就是现在的东北地区,当时人口特别稀少,发行的数量并不多,经过长年的战乱纷争,纷纷都销毁殆尽,目前存世的假币居多。
直径:2.8厘米,中心刻“奉”字,正面珠圈内铸“大清铜币”四字,珠圈外下缘镌币值“当制钱十文”,左右铸有干支纪年“丁未”;字体端庄秀丽,挺拔俊秀。背面铸有蟠龙图,外围为“光绪年造”
背面神龙纹路依旧,显现出皇朝地位,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龙纹路精致,并有云海衬托。用手去触摸,可以感受到币面上凹凸有致的龙纹。光绪年间的“奉”字大清铜币特别稀少,所以比一般大清铜币珍贵,价值也更高。
以上藏品图片均来自网络,真伪不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