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快速出手

  • 发布时间:2018-08-25 17:59:08,加入时间:2018年04月09日(距今2579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荔源广场B栋806
  • 公司:深圳中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经理,手机:18588223233 微信:ccc18503051331 电话:0755-36304503 QQ:262300692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 铜香炉,简称“宣德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 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 吕震和工部侍郎 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 汝窑、 官窑、哥窑、 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 宣和博古图录》《 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不愧为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宣德炉的特色:一是原料多,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流传历史。宣德皇帝在位时,传说宫内的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混成液体。又传说是佛典起火,金银珠宝与铜都烧结在一起,于是宣德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宣德皇帝询问铸工说,铜炼几次才能精纯?铸工回答说用六火炼铜,就会现出珠宝的光彩。于是宣德皇帝命令炼十二火,把铜做成条。再用赤火熔化铜条,置于钢铁制成的筛格上,把先滴下的zui精纯的选取出来制成炉,把仍存于筛格上的取出来制成其他的器物。宣德炉在宣德中期模仿宋代的烧斑,掩盖了炉的本质,就用一种外国产的卤液浸润、擦拭、薰洗,把色彩变为蜡茶。到了宣德末期,则更加显示它自然色泽,着色更淡。后人评论说,宣德炉有五等色:栗壳、茄皮、棠梨、褐色,而以佛经纸的色泽为第一。鎏金的炉腹下铸成祥云涌起的样子,鎏金的炉口下部为祥云翻覆的样子。至于鸡皮色,则是着火气长了才出现的。

明代宣德铜炉是中国铜香炉之翘楚。明代宣德皇帝因好香炉,命工匠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精心铸炼,铸造出3000座香炉,色泽晶莹温润,成为传世之宝。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家里藏过几个宣德炉,视为珍宝。他在《宣德炉哥注》中将宣德炉比之于绝色女子的肤色,“宣炉zui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宣德炉精越奇就越能帮助断代,而铜炉的价值也越高。宣德炉在明、清以及民国均有铸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从整体造型上来说,明代铜炉的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不同时期的宣德炉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有不同侧重点。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明末清初的炉有拙朴的厚重感。雍正时期的炉线条柔和,而乾隆时的精炉工艺水平达到历史zui高点。辨别宣德炉的真伪主要看三个方面:1、看包浆。真品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伪品包浆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难看。2、看铸工。真品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伪品铸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铸工粗糙。3、看磨损。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足底。伪品无磨损或人为打磨。香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炉用途极多。二、香炉主要功能有三点:1、是用来薰衣;2、是书房必备之器,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为证;3、是用来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属焚香供祀之类,是专为郊坛大庙铸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炉。宣德炉选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朴典雅,当时就十分珍贵。

内腔特征

宣德炉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其内腔亦有欣赏和断代价值,反映了匠心和时代的审美情趣。感觉明匠更注重内腔的造型设计,尤其想表达炉腔的纵深感(横向的和竖向的)。横向的纵深感以弧线大来体现,竖向的纵深感以炉腔深来表达:炉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间薄;炉口壁直,向内腔过度有棱角;内腔底低;内腔底面径小;内腔的zui凸处低于外形的zui凸处。

文化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上至帝王将相,商贾,下至庶民无不为宣德铜器之魅力所折服。宣德铜器铜质精良、精细,在暗淡处能发现奇异的光泽,难怪乎明景泰兵部尚书于谦对宣德铜器之美这样评价:“色似黄金,音如钟磬”,明嘉靖著名书法大家、文史学家南京应天府通判祝允明赞叹宣德铜器:“当与商彝周鼎共宝、金玉同价,------金玉恒有而宣铜彝器传世颇稀。”这批铜器铸好后就封窑不铸了,藏品想送拍至国内一线拍卖行(北京保利,睿嘉四季,北京翰海等),详情可询 一,杜女士。七年后宣宗驾崩,后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特别是1449年10月,北方数十万瓦剌军围攻北京城达数十日,烧杀、猎取;还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故宫收取变造和销毁---),因此,存世十分罕见,但也许有极其稀少的随着主人去了地下世界,而后来又传世的,这批宣德铜器都铸有“大明宣德年制”的铭文,其字体结构严谨、工整规范、气韵连贯、刚劲有力,系当时书法大家手书后铸造。铜器无论造型、纹饰、人物等虽有仿古的成分,但都有许多变化而具备宣德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征,为宫廷绘画大师和工艺雕刻大师的合作结晶,造型:宏伟浑圆、庄重古朴,文饰:粗犷、流畅、自由豪放,与同时期风格特征相似,人物:生动传神,精美绝伦。正值永宣盛世,因此宣铜彝器代表了明代制铜工业的zui高水平,其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无法估量,为大中华一代盖世瑰宝!

中天艺术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新玉、籽料等;

 三:字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古钱币、青铜器、牙雕、印章、木器等精品

藏品咨询、鉴定、出手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