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一个政治及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里,艺术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体上是比较平衡的,如果说有上升,也是两合同步上升。但在兵荒马乱或社会大动乱的年代里,两者之间便发生不平衡。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末、抗战期间,和民间收藏无法保存,人们食不果腹,便大量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此时艺术品价格便宜,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收藏条件,不失为艺术品投资的好机会。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时期,把艺术品收藏视为玩物丧志的颓废行为,把珍贵历史文物视为封资修,收藏者和创作者纷纷抛售自己的藏品或作品,一时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一落千丈,几十元钱能买进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古玩界不论经营者还是投资者,不管搞哪一品种的,没有谁不想得到老而精的珍稀绝品。许多人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留下一堆破烂,或倾家荡产。吾人亦曾追“官窑”瓷器跋山涉水于乡间,求“三代”铜器而误入歧途之经历。一夜暴富地美梦也曾使我垂涎三尺。但经过反反复复的挫折和实践,我对古玩业由肤浅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总结了“四不追”:一不追三代(指青铜器不追夏商周),二不追官窑(指瓷器),三不追珍、稀、绝品,四不追富翁。
纵看整瓶,品相完好,器型规整大气。梅瓶的纹饰层次多样,由上而下分别是回纹、缠枝花卉纹、铜钱纹、五彩三角纹,主体底图为缠枝花卉、祥云,主图以五彩绘龙凤纹,龙凤相守对望,尽显皇室庄严,一派祥和之气!底部又以青花款“大明万历年制”,经艺锤国际余耀光老师鉴定,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传世精品!
随着内地藏家收藏的更加理性化,明代五彩瓷器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收藏热潮,其价值终上升至其应有的地位。龚先生的这件大明万历五彩龙凤纹八棱梅瓶价值可谓潜藏无限。
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绘方法的一种。它不一定五彩皆备,但画面中红、绿、黄三色是必不可少的。始于明代宣德年间的五彩,以嘉靖、万历时的产品为代表。
2003年香港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于434万元被一位大陆藏家竞得。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以428.24万元。2006年,
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人物小盖罐以121万元成交。
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盌”以2306万元成交。在2010年
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五周年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以6680万元拍出。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66亿港元的高价成交。在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又以1.41亿港元成交,成为又一件跻身亿元榜的明代青花瓷器。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藏家对古代瓷器艺术品的认识不断深入,经济实力雄厚的藏家开始关注官窑五彩瓷器的收藏。
再看近年来,五彩瓷成交前10位中,有一半是嘉万时期的五彩瓷器,而且清代的青花和粉彩瓷瓷器拍卖价格已入云端,明代五彩瓷器的升涨趋势却一直比较缓慢,不过与之相反的是此类五彩瓷器在国际市场上却是个大藏家重金争夺的宠儿,冷热如此悬殊,必然预示明代五彩瓷器在内地市场上空间巨大。
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者主要是古玩铺里学徒。师父与顾客交流瓷器的观点,对器物的画功、发色、器型、底足、款识,器物为什么是真的,怎么认定年代等等,交易时师父与买家沟通方式、行话等,徒弟能在一旁耳听,心记。而这也是进入古玩行传统的一种方式。
“艺术品市场一直呈现波浪发展的态势,无论是经济走势影响,还是持续过热导致的下滑,总之当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其实就是到了买进的大好时机,逢低买入是永远的准则。”“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不仅是藏画的佳时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可能也是后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