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乐青花一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
宣德青花瓷的胎体洁白细腻,凝重灵巧,轻重适度。釉面肥厚莹润,有“肥亮感”,釉层表面有较密的“橘皮纹”。在造型上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创烧了许多新的器型,有许多是受到中东金银器、玻璃器造型的影响而烧制的,器物造型敦厚端庄,秀美规整。在纹饰的绘画上采用小笔渲染填色技法,由于笔小蘸料有限,需不断重复蘸料绘画,这就使得纹饰上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迹,这与以后使用大笔绘画的风格迥然不同。
宣德青花瓷的两个重要特征
青花料
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青花色泽深浅有致,浓重处往往会出现黑疵斑点,在洁白细腻的胎色和白中微闪青的釉色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精美。“苏麻离青”料的含铁量较高,含锰量较低。由于含锰量低,减少了青花中的紫、红色调,因而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出蓝宝石的色泽;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中出现黑色铁斑,这种自然形成的黑疵斑点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
苏麻离青料
橘皮纹
青花瓷釉面多橘皮纹是宣德青花瓷的突出特征,釉质肥厚细润,釉面多白中泛青,在青花瓷器身器足的边际、棱角等转折处,常有呈水绿色的积釉。有的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乳浊状。琢器的器里釉汁流淌不均,可见垂流痕。清代仿宣德器中,特别多乳浊现象。雍正时仿宣德器Z多,但釉色青中泛白,釉泡大小一致而无层次,橘皮纹过于规整,也不自然,现代仿器的釉色过深,釉层却薄,有的没有橘皮纹。
随着苏麻离青的引进,中国青花瓷烧造史出现了自元代末期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次发展高峰,尤其是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而被民间称之为“青花之王”。
实物赏析
青花缠枝花卉纹撇口盘
规格:口径:32.5cm底径:21.5cm
描述:圆口外侈,弧腹,圈足,露胎底。盘内中心以青花绘折枝花果图纹,沿边绘卷草纹,盘外周遭为缠枝花卉纹,寓意子孙绵延和富贵吉祥,绘事层次井然,苏料湛蓝幽靓。胎底沾附有褐色窑渣,火石黄密布,彰显到代特征。
青花云龙纹钵碗
规格:口径:26.4cm底径:12.6cm
描述:碗敛口,深腹,低圈足。器内外在白釉上以苏青料绘云龙纹,以白釉为地宝石蓝中略带紫色,色泽过渡自然,所绘龙纹独步天空,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足外沿低平规整,胎底粘附有些许窑渣。此碗造型敦实,施釉匀净,火石红自然,当属佳品。
宣德青花瓷的影响力
我们要了解宣德发展过程,经过了明永乐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宣德朝成为明代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宣德时政局也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天下较为富足,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上宣德帝本身喜爱艺术,擅长书画,在他的倡导下,艺术风气激荡,对青花瓷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宣德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故宫藏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瓶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是近年来拍卖界的一匹黑马,成立6年就已经挤入全球十大拍卖行之一,在现如今行情低迷的拍卖市场,福羲国际始终保持着高成交率的成绩,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始终给着众多藏家一份希望,一份憧憬。福羲国际拍卖行总裁吴征兵,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福羲国际上拍的藏品必须是经过严格的征集制度征集而来的,我们只要精品。今年是福羲国际拍卖行进军亚洲香港的第二个年头,这次迎春拍的出色表现,既表明福羲国际拍卖行已跻身并稳居香港拍卖市场阵营,也将推动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今年迎春拍称为"一场完美的拍卖会",也将是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就是福羲国际企业精神,严格的藏品甄选制度,只求精不求多。这也促成了福羲国际高成交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卖或者参加拍卖会请即可咨询与福羲国际拍卖公司客服经理或授权征集点客服经理联络,洽谈市场趋势与托售事宜。
本次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2018香港春季拍卖会
香港地点:香港尖沙咀喜来登酒店
深圳地点: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卓越城一期2栋13楼13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