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秦半两如何鉴定出手,在哪里拍卖

  • 发布时间:2018-10-05 19:02:42,加入时间:2018年03月22日(距今2263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东风路5区9栋
  • 公司:泰安安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江老师,手机:13430290012 微信:jiangyangzhao QQ:1012615631

免费鉴定、评估、出手咨询小编

回顾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创造了很多浩荡的工程和历史,如兵马俑、秦朝高速路、水利工程等无一不为后代提供极大的便利和超越历史的纪念品,但是作为唯一体现价值的钱币却鲜有人知,殊不知当时流通民间的钱币五花八门,甚至每个地方的银两都不一样,对于发展经济极其不利,至此秦始皇下令统一经济,铸造秦半两。

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创了中国统一的新纪元,虽说在位时间并不长久,并且有史料记载秦始皇在位期间极为残暴,经常展开大屠杀之类的!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就是秦始皇的治世之才!秦始皇开创了很多历史,为往后的封建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借鉴经验,因此,十分多人崇拜这个千古大帝,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古钱币这方面,秦始皇也有他的独特贡献!秦国统一之后,为了避免不同国家统治遗留下来的杂乱无章的问题,更好的统一全中国,对于文字、车轨、度量衡与币制都有了统一!秦国地处西北地区,秦始皇因此非常注重边陲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尤其是与西亚、中亚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为了方便商人们进行交易,秦朝便下令进行了铸币!由此,便出现了秦半两!秦半两的“半两”二字,书体的特点是结体统一、篆法圆抟,笔画平直而匀称,书写比古文要简便得多。这在书法发展史上、在汉字规范化上,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秦半两和汉半两的区别,秦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法律、文字、度量衡,废除了原六国的刀、布、贝等货币体系,以秦“半两”圆钱为法定货币,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况。将秦战国时行用的圜钱半两及原有的货币制度和政策推进到全国各地,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仍以“半两”为名,后人称之为秦半两,以其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即“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实现了我国货币形制的第一次统一。

  秦半两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另外,从其实用和审美观看,铜钱造成方孔圆形,主要是为了使用方便。因为圆形钱使用时易于携带,还可以减少周围磨损。另一方面圆形钱刚铸造时,轮廓不整齐。为了使周边整齐,必须修挫,如果逐个修挫很费工,于是工匠们就想出在钱的当中开个孔,将若干钱贯穿于方形铁棍上,一次便可挫成许多,如果孔是圆形的,就会来回转动影响修挫。所以千家驹、郭彦岗在《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一书中说:“方孔钱,可以减少钱身的周转磨损,又可以贯穿起来。”由此可见,秦半两的方孔圆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方孔圆钱最早出现于战国,但制造简单,有孔便于穿挂。在战国的方孔圆钱中,属于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制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齐;属于齐的仅存一字或化字;属于东周、三晋地区的有共、垣、济阴、离石、东周等字,属于秦的是半两钱,文中此“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秦半两"有治疗人体跌打损伤的特殊效果。原来,秦始皇时的"半两钱"中含有某种能促使人体骨质愈合的特殊物质。但只有秦始皇用来铸造"半两钱"的铜矿中含有这种特殊物质。此矿在秦始皇时已被采尽,所以以后各朝代铸造的铜钱都不含有这种特殊物质,也就没有这种特殊疗效。近年秦半两市场成交额不断稳步上升,不断刷新纪录,拍卖百万以上已是常事。

免费鉴定、评估、出手咨询小编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