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金融化创新发展,让更多的收藏者、投资商和金融机构从中受益。同时,也能有效防范装饰品、低劣工艺品、粗制滥造文化衍生品等文化垃圾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使真正的文化艺术品得到保护与传承。从保管到保真,保险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从保真保险到质押融资,艺术与金融的联姻之路也愈走愈广。
何谓“古玩”?用一句浅显的话讲就是:老年间的玩意儿。既是玩意儿,它的意义就应在于“玩”。
艺术市场正在迎来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区块链提出了关于艺术市场关键绊脚石的决定,例如出处,透明度,版权,所有权,艺术评估和真实性等问题。现实是由网上艺术品销售额的增长 - 2016年为37.5亿美元,占整体市场份额的8.5%(比上年上涨15%)。看到潜力,艺术创业公司已经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真实世界的应用程序。
民国瓷历经38年,广义的民国瓷包括:名家艺术瓷、瓷、瓷以及民间的嫁妆瓷等,而名家艺术瓷则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瓷绘,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其中,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大师们,把艺术创作的载体从宣纸转移至陶瓷上,将人文因素和创作个性引入工艺画瓷器中,留下了一批艺术个性极强的作品。这是近代民国瓷的特点之一,也是鉴赏的特殊指标。蒋卫民说:“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民国瓷目前已成了各大拍卖会主角之一,民间投资热情不断攀升。“珠山八友”是御窑厂停烧以后部分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板画高手,“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和刘雨岑。
一些收藏和拍卖行业专家表示,收藏民国绘瓷名家作品,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高绘瓷艺术水准。名家艺术瓷中的精品与清三代的官窑相比价格偏低,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民国绘瓷作品的典型代表是瓷板画,它不是器皿,是纯粹为展示瓷绘的观赏品。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传统绘画,一是人像画。画人像画的大多熟悉西洋画法,通晓明暗关系和用光方法。传统画法的民国瓷板画,也有不少佳品。陶瓷玩家杜育明介绍说“就瓷板画而言,绘画水平成为较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名家的绘画风格、画面的布局等都可以作为鉴赏指标,这一点与中国绘画有着共同之处。同时,收藏者也可以从胎釉和用彩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业内专家还表示,民国瓷和瓷同样不乏精细之作。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瓷,这些瓷器可称为民国瓷“民国瓷中仿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和珐琅彩瓷,部分仿得特别到位,因其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这部分民国仿乾隆的精品瓷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杜育明说。
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烧制了一批以水彩和粉彩为主的御用瓷器,常打有“居仁堂”款和“洪宪年制”款,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专家称“这是景德镇瓷业在衰退中产生的一朵奇葩”。
青花釉器物因烧造环境要求高,烧成器物的难道大,成品器物艺术审美趣味高,非常受世人追崇。到了大清时期是青花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整个时期追求各种新奇物和,各式各样的笔筒也非常繁多。
据博宝艺术网的专家介绍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的青花山水纹笔筒,就是一件青花文饰美丽的陶瓷,销售价值极大。造型庄重大方,形式新颖别致,技法精湛,是令人赞叹叫绝的青花陶瓷艺术精品,具有巨大的销售价值,更是当代极具社会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但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由于艺术品本身特有的属性,比如赝品风险、估值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人道德风险等,与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特质始终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