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同时尚未形成较为成熟有序的市场秩序。面对不明朗的市场态势,众多艺术品爱好者如何理性、正确地进行艺术品收藏投资,是一门极大的学问。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找准自身定位,了解自身收藏投资的目标和实力,保持清晰的头脑,谨慎选择,找准时机,不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这样才能收获好的收藏投资效果。
艺术品资产适合慈善和遗产传承安排。富人具有巨额的财富,其社会责任和未来家族的遗产安排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品资产由于其隐蔽性和价格的难以确定性,成为富人在资产配置中税收筹划和代际传承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收藏古玩就是要先确定好自己的方向,不能听别人说翡翠好,就去收藏翡翠,听说羊脂玉好就去收藏羊脂玉,没有方向感,什么都想要,那学习的东西就多了,灌入的知识太多,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后反而会对古玩失去兴趣。新手们一定要注意,确定好方向,才能努力有所收获。
嘉庆瓷器:彩瓷为主
2007年8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贸圣佳”)推出“嘉庆宫廷艺术品专场”,24件拍品成交总额达4613.8万元,成交率达88%,其中,曾被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英韦卡特城堡、弗格阿瑞森收藏过的清嘉庆粉彩进宝图螭耳瓶拍出1019.2万元的高价。2010年,嘉庆瓷器再创新高,两件成交价均超千万元:放山居收藏的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在香港佳士得拍到了9026万港元;日本藏家收藏、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曾出现的清嘉庆青花海水九龙葫芦瓶,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344万元成交。
从目前拍卖数据看,嘉庆瓷器成交前30名中,各类彩瓷占90%,青花和颜色釉瓷极少,一件青花器是2006年春拍中北京匡时以148.5万元成交的青花苍龙教子图摇铃尊。在成交前10名中,均为粉彩器,其中色地粉彩器数量多。市场为关注的是粉彩瓷,拍场上常见陈设器、文房用品、日用器物和五供、法器等。其中,陈设器类的立件拍卖价格高。这一时期上层社会吸食鼻烟的风气盛行,瓷质鼻烟壶产量较大,但质量远不如乾隆器,价格也相差甚远。从市场上看,好的瓷器精品多数在海外,内地数量相对较少。
道光瓷器:涨幅喜人
2005年开始,道光瓷器开始在拍场走俏,价格大幅上涨。2006年,在上海古玩古玩心(以下简称“北京瀚海”)秋拍中,“慎德堂制”款青花粉彩十八罗汉图扁方瓶以319万元成交,在1997年北京翰海春拍中,成交价仅为33万元,价格上涨近10倍。2007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以302.4万元成交的粉彩仙人祝寿方瓶,曾是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瓷杂专场的封面拍品,底书“慎德堂制”4字两行楷书红款,为道光朝的御瓷精品,当时以20.9万元成交,增值近15倍。
2007年,上海古玩古玩心夏拍,署“慎德堂制”楷书红款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图双象耳瓶以336万元拍出。2010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秋拍的两场私人收藏专拍中,分别有两件道光瓷器成交价创道光瓷价格之:戴润斋旧藏的一对清道光粉彩仿剔红雕漆锦地万福图盖罐以782万港元拍出;放山居收藏的一对清道光黄地粉彩花卉五福宫碗以662万港元易主。2011年和2012年,受市场影响,价格难有突破。
道光瓷的专题藏家远多于嘉庆瓷藏家,根源在于嘉庆瓷器风格上还是属于乾隆时期的延续,而道光瓷器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也远比嘉庆瓷多。市场上道光瓷器2001年价格过百万元,十几年来,价超百万元的不60件,其投资潜力不可小觑。
咸丰瓷器:粉彩、青花瓷为主
有欲望 “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收藏家的欲望而同普通人的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所以,收藏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
一般而言,在一个政治及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里,艺术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体上是比较平衡的,如果说有上升,也是两合同步上升。但在兵荒马乱或社会大动乱的年代里,两者之间便发生不平衡。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末、抗战期间,和民间收藏无法保存,人们食不果腹,便大量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此时艺术品价格便宜,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收藏条件,不失为艺术品投资的好机会。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时期,把艺术品收藏视为玩物丧志的颓废行为,把珍贵历史文物视为封资修,收藏者和创作者纷纷抛售自己的藏品或作品,一时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一落千丈,几十元钱能买进一件珍贵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