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混乱的时期应该不会长。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上千亿的巨大额度,艺术品投资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投资领域,也已经是一个国家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恶意巨额售假、艺术家自己漫天定价、大量逃税等艺术市场的顽疾一定会逐渐得到解决。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古玩买卖和收藏需要传统文化知识做为经营和收藏的支撑,因此绝不是短期就可获得经济效益的,他需要通过长期专业知识的积累过程,才能缓慢产生收藏和经济方面的收效。由于长期以来,某些所谓的专家把收藏的核心思想体系引向了单纯以投资为目的,用一系列的歪理邪说,忽悠误导人们搂簿捡漏,淘宝能一夜爆富的錯误导向,造成了收藏观念的混乱,当藏者们上当受骗,在经济和情感上受到双重伤害以后,便失掉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古玩市场再想回到过去市场的虚像繁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特的复杂的高智能劳动,正因为此,艺术品价值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价值的难以量度性、稀缺性和无限增值性。
王大凡瓷板画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高价;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自己成交纪录。在不到数十年的时间里,“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成交报价从几万元直线上升到几十万,以致数百万元。王大凡瓷板画市场2009年拍卖价格仅仅百万元的王大凡瓷板画,在2011年单屏的成交价格飙升到了920万元,两年时间内拍卖成交价格涨了近10倍,这次王大凡的瓷板拍出近万万元的价格,给市场转达了一个信息,就是和王大凡同期的“珠山八友”等艺人的作品价格将普遍上涨。珍藏者在接受官窑器同时,已经将眼光转向近现代文人瓷画上。
王大凡在长达六十年绘画生涯中,其兼工带写、构想严谨、用笔流通的特点把逍遥自在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其人物画的线条,细腻而不失力度;灵动、准确、萧洒、凝重、流通、顿挫。笔笔到位,条条见功。王大凡依附自己的画风、自己对生涯的感悟、人文情绪和人格的魅力作为他的艺术秘闻,使其作品俊雅萧洒、超凡脱俗的画风尽展无遗。其作品无论巨细,均遵照构图严谨、设色淡雅、用笔考究的原则,画面庄重典雅,给人以清丽而甜蜜的艺术感受。其作品不管是大件照旧小件,可以说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其笔下的人物,充满了人性、人情味、有血有肉的人。
2011年5月,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4屏)以2242.5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八友瓷板作品的价格新高。同年保利秋拍中,“王琦、汪野亭民国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六件)”以3277.5万元再次刷新瓷板画的成交纪录。
王大凡瓷板画瓷板画鉴定方法:
一、是用笔用线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一类,多是中锋用笔,朴拙、厚实、圆润,章法别致,有装饰味,这是王大凡与王琦侧锋用笔画人物画的区别。而模仿品勾线难学其骨,少圆润劲拔之韵味,有的中、侧锋并用,不得要领。
二、是填色较厚实,人物画在双勾白描稿的基础上,多用浓重、深沉、艳丽的色彩,作多层次的渲染,注重明暗层次和冷暖变化,有传统工笔重彩的艺术效果。模仿品设色染色平板,厚重之中少阴阳层次变化,色调过渡生硬,少润泽之感。
三、是人物画背景多勾描葱郁林木,竹石茅屋,野卉山花,染色青翠,草绿、翠绿、深绿几个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 从王氏作品设色来看:一是画面绚丽照人,光彩艳发,画场面大、人物多的作品,总是根据主题需要,主角多用鲜艳夺目的色料(如胭脂红、西赤等),次要人物一般以赭、黄、蓝色陪衬;王大凡书法以行书为佳,俊逸秀美,平淡见精妙,精审且遒丽。题款时多是在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黟山大凡王望作于希平草庐”、“黟山樵子大凡写于昌江之希平草庐”、“黟山大凡王望画于昌江”、“黟山王大凡画”、“希平居士昌江客次”、“王望画”等。 常见印款为:“大凡”、“王望”、“王大凡作”等篆款。底款为“希平草庐”。
它既可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大类,也可分为“公有文物”(国有文物)和“私有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一般指古迹,包括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庙、石刻、大型壁画、历史遗迹、代表性建筑等等;可移动文物一般指馆藏文物,如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手稿、图书资料、各种实物、化石等等。
但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由于艺术品本身特有的属性,比如赝品风险、估值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人道德风险等,与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特质始终存在矛盾。
有欲望 “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收藏家的欲望而同普通人的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所以,收藏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