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筒体焊接结构设计
(1)选择合适的接头和坡口形式减小应力集中为减小应力集中,焊缝表面为凹面,向母材表面应圆滑过度。
(2)辐板开减轻孔、降低拘束应力
辐板上开合适的减轻孔能有效降低环缝处的拘束应力,同时还可提高辐板刚性。开口数量一般在3个以上,常见形状有以下几种。
在环缝产生裂纹之后的返修中,有时也采用开止裂工艺孔的方法,均布止裂孔,修焊完成后再补焊止裂孔。止裂孔的数量及大小根据滚筒直径、板厚、焊缝尺寸和产生裂纹的情况具体确定。止裂孔的作用就是显著降低环缝的圆周拘束应力,减小焊接加热过程中焊缝附近区域的塑性变形,从而减小焊缝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量,避免裂纹的出现。最后焊补好的止裂孔对整体结构无影响。要注意的是,补焊工艺孔与焊缝要连接光滑,必要时用角磨机修光,以减少应力集中。
(3)采用铸焊复合结构规避焊接缺陷
对于成批生产且用其它工艺方法控制裂纹成本较高的滚筒,可以抛开传统的滚筒结构形式(轮缘、轮辐、轮毂),设计以下形式铸焊复合结构。此铸焊结构彻底解决了传统结构轮辐与轮缘及轮毂连接焊缝的裂纹问题。虽然成本较焊接滚筒略有增加,但在成批生产和Φ800以上重要滚筒中已获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