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首先体现在艺术电商领域。对于艺术电商来说,2014年可谓是蓬勃发展又充满挑战的一年。苏宁西方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研究和收藏从18世纪开始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完备,所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在西方的流通认知度等同硬货币。中国古代艺术品是通行全球的,分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以及中国艺术品爱好者、收藏家们,以及遍布全球重要城市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使中国古代艺术品有了一个全球的标准化的流通市场。这一点非常重要。
收藏你要有门道,你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发现那些有潜力,未来增值附度大的品种,如果收那些大路货的普品,你藏在多年,也增值不了多少。收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长期的接触学习,丰富的经验,即使玩了很多年的老手,也有打眼的时候。有时候打眼也是长学问,长见识的一种过程。收藏就是要不断的专研,学习,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的去了解。收藏古董,古玩你要正确了解这个市场,你手中藏品的实际价值,和你所能销售出的渠道,不要被那些拍卖行的天价迷惑。
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
刷新开放以来,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用瓷”,被投资者和珍藏者所看重。听说有位叫马晓初的商人,从1990年先,用几元至十几元一件的低价,在江西收走了不少用瓷,让他捡了个大“漏”。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制作极细腻的五彩梅竹纹盖碗,是毛盛牙具的专用器皿,存世仅3只。1995年秋,有专家预计每只60万元以上。其中一只江西造,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另两只由湖南制作,于1981年被醴陵瓷厂从取回,留样生涯。后因该瓷厂关闭而流入民间。
现在,民间留存的“用瓷”已经陆续进入市场。1993年10月,在“首都国际拍卖会”上,一套“四序花卉”小碗,拍至8.8万元,时隔不久,北京又举行了一次“67件‘用瓷’拍卖会”,其中一只“水点桃花”饭鼓,以60万元人民币被人买走。
“用瓷”珍藏价值较高,由于值钱,卖价一直攀升。以是仿制者也不少,交易时需要多加注重,切莫掉以轻心。
从1975年5月25日―8月31日,陶研所共烧制22窑,入窑14103件,现实出制品4200余件,平均及格率仅30%,昔时从中精选出:釉上彩三套、釉下彩三套,包罗9-15厘米差异规格盖碗,6-8寸和合器,茶杯、调羹、布碟、毛巾碟、文房四宝、品锅、饭锅、烟缸、茶缸,12厘米内外对画芙蓉碗、大饭勺、酱油壶、醋壶、胡椒粉筒、牙签筒、酒具、茶具等10箱,共有千余件,余下,除自然消耗,尚有江西828招待所的两箱及陶研所作为福利分配到职工手中。有一部分消耗,加上其时按办公厅要求销毁了一小部分,另“7501”毛瓷珍藏家马晓峰先生转让给上海张稻房博物馆“7501”瓷565件,1989年轻工部陶研所带100多件“7501”瓷来北京参展,后被北京珍藏家买下珍藏。包罗历年流失外洋的毛瓷及一再市场大规模的拍卖且的成交等等,估算现在可以进入市场流通的“7501”瓷不千件。
作为今天的收藏者,我们面对历史难得的机遇(历史以来全国持续大规模的建设),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对历史遗物进行收藏,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价值和个人存在意义。当然,收藏的经济价值和单纯的“把玩休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文物古玩收藏热的一个重要推手。可是面对庞大的收藏群体(据说7000多万,感兴趣的起码1亿以上),市场上的真品文物古玩无疑是不能满足每个人的收藏需求的。于是,仿造和做伪的“文物古玩”就应运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算起,短短30余年,全国古玩市场和古玩店中95%以上都是这类仿造品。尤其地下的仿造程度越来越高新,这给整个收藏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一些知名鉴定专家,基本都给废掉武功。收藏队伍里的鱼目混杂和一些人的贪婪,仿造者和盗挖者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整个行业里的真真假假,使得这个行业成为真正的血腥江湖。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艺术品金融化创新发展,让更多的收藏者、投资商和金融机构从中受益。同时,也能有效防范装饰品、低劣工艺品、粗制滥造文化衍生品等文化垃圾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使真正的文化艺术品得到保护与传承。从保管到保真,保险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从保真保险到质押融资,艺术与金融的联姻之路也愈走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