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喜字赏瓶市场价值如何评估

  • 发布时间:2018-08-29 00:45:31,加入时间:2018年03月07日(距今2618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南区六道航盛科技大夏502
  • 公司:深圳市御鉴艺品文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江,手机:18879857699 微信:boguyishuwang2008 电话:0755-89213690 QQ:18879857699

  如果您喜欢收藏古董古玩建议你有二个地方不能放:一个是绝对不能放身上,忌贴身;二绝对不能放在卧室里面。好放在客厅,书房,或者说是神位附近,作为摆设,观看,那尚算可以。

  “文物”一词曾见于《左传》,原意是指古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如“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到了唐代则泛指古代遗物,如诗人杜牧有诗曰:“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现代意义的“文物”概念范围十分广,既可包括青铜、陶瓷、玉器、字画等,又包括寺庙、宫殿、城垣、桥梁之类的古代遗迹,统指在古代由人类创造的,已成为历史的,不可再生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各种实物。

  康熙时期与明代青花迥然不同,别具时代风格。其青花钴料的来源,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景德镇工匠中有着康熙青花用云南珠明料的说法。这时的制瓷工匠不仅掌握了制作青花器的精湛技术,还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晕染法运用到瓷画中,使青花器清新明快,晶莹透澈,如采用中国水墨画的“分水法”可使同一青花呈现浓中有浓、淡中有淡的多种色阶,使瓷画中的山川景致富有层次,花鸟树木栩栩如生,具有丰满的立体感,被艺术家们誉为“青花五彩”。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精品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加上一层透明釉,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其属于釉下彩。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着色力强,色彩鲜艳、稳定,烧成率较高。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清时期青花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景德镇闻名于世,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

  山水图中的笔墨线条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钉头鼠尾描勾勒瀑布;近山皴染并用,远山适当勾染;潺潺云气虚实得当,整个器身装饰共同显现了一种和谐的文人意趣。山水的层次之间,有清晰的色阶对比。布局合理,远山、近水与房屋相互照应,相得益彰。纹饰绘制细腻,颇具代表性,青花发色青翠明快、色泽浓艳、清新养目。整体风格雅致清新,高雅细腻,追求自然随意的画风,外形俊秀,既实用又美观。

  近日,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有幸征集到一只瓷器珍品“康熙年製”款青花山水纹赏瓶,藏品高:23cm,底径:7.5cm,口径:9cm。撇口,细长颈,圈。体量硕大又制作规整,胎体紧实厚重,造型质朴凝重,淘炼精细,质白缜密的胎骨与细润平静的釉面浑然一体,宛如玉石一般。瓶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呈色粉白;通体采用青花装饰山水纹:画面上峰峦起伏,几间茅舍掩映在茂密的川林中;青花发色沉稳而显晕散,给人以萧疏自然的美感。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唱出了青花艺术的明丽浓淡、高雅格调的韵味和特色,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近日,宣亦艺术有幸征集到一只瓷器珍品“康熙年製”款青花山水纹赏瓶,藏品高:23cm,底径:7.5cm,口径:9cm。撇口,细长颈,圈。体量硕大又制作规整,胎体紧实厚重,造型质朴凝重,淘炼精细,质白缜密的胎骨与细润平静的釉面浑然一体,宛如玉石一般。瓶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呈色粉白;通体采用青花装饰山水纹:画面上峰峦起伏,几间茅舍掩映在茂密的川林中;青花发色沉稳而显晕散,给人以萧疏自然的美感。

  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古玩界不论经营者还是投资者,不管搞哪一品种的,没有谁不想得到老而精的珍稀绝品。许多人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留下一堆破烂,或倾家荡产。吾人亦曾追“官窑”瓷器跋山涉水于乡间,求“三代”铜器而误入歧途之经历。一夜暴富地美梦也曾使我垂涎三尺。但经过反反复复的挫折和实践,我对古玩业由肤浅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总结了“四不追”:一不追三代(指青铜器不追夏商周),二不追官窑(指瓷器),三不追珍、稀、绝品,四不追富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