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要羡慕那些有珍稀绝品的人,其后面都是泪和血。”此话可信。一生可能遇不到,但要知道什么是真假,什么是好坏美丑。从民间的古玩堆里发现精品,研究其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精神美,借以传播文化知识、论其价值,以适应市场和大众化的收藏。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可能要好一些吧!
由四大主体形成的古玩产业链,现在面临大的问题就是货源出现了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迅猛,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同时尚未形成较为成熟有序的市场秩序。面对不明朗的市场态势,众多艺术品爱好者如何理性、正确地进行艺术品收藏投资,是一门极大的学问。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找准自身定位,了解自身收藏投资的目标和实力,保持清晰的头脑,谨慎选择,找准时机,不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这样才能收获好的收藏投资效果。
将军罐创烧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清代各朝都有烧造,直到民国时期还流行于市。初创时期,将军罐是佛教寺院为装殓僧、尼圆寂火化后所遗骨灰而烧的专用骨灰罐。到了明末,因为将军罐的器型高大挺拔、丰硕俊美,装饰技法多样,逐渐被人们当作陈设器。也有一些卖家担心买家不喜欢将军罐曾经的用途,就忽悠说是从将军家里出来的东西。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和使用了陶器,瓷器则更是我们中国的发明,尤其瓷器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将军罐的出现。虽然将军罐制作极其困难,但是将军罐极为美观,各代皇帝更是爱不释手,将军罐是古代“具有故事的瓷器”崛起的契机,瓷器渐渐为世人所钟爱!
“古都古韵”店铺的刘先生目前手上有一件景德镇黄地轧道花卉纹描金将军罐,名为《至善至美》。刘先生介绍道,他的这件将军罐既非早期文物,也非现代装饰品,而是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而作。作品高约42cm,肚径约23cm。不同于常见的将军罐多绘花鸟、山水,刘先生手里的这件将军罐整体是以四川地震救灾场景为创作蓝本,结合景德镇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将救灾经典瞬间与凤凰图形艺术加工画面融入到瓷盘之中。盘边纹及背面绘制凤凰团纹,寓意四川灾区涅槃重生。
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近有幸征集了一件传世遗珍“黑地人物将军罐”,藏品高:43cm,口径:13.5cm。藏品保存极为完好,将军罐外观图案极为瑰丽,黑地锦纹上剔刻的庭院,数位人杰、小孩,人物表情生动,树木、花草甚至将军罐壁纹饰等细微之处皆刻划得一丝不苟,工艺极为精湛。布局疏密得当,是上品佳作。“黑地人物将军罐”价值难以言喻。
“黑地人物将军罐”造型轻盈而不失稳重,体态修长而颇具风雅。古朴端庄而厚实,颇具典雅的儒风。极为瑰丽,罐中图案犹豫真实世界,栩栩如生,意境之美,让人如痴如醉,看上去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宁静、端详、舒适,仿佛进入了一个的世外桃源,让年忘返。
在瓷器收藏圈,将军罐是挺不受待见的一种器型。外行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将军罐,会认为将军罐是古代皇帝奖赏给战场上有功的将士;还有一种说法是将军罐将军级人物使用的一种瓷器。
其实,将军罐的名字来源于其器型外观,早期的用途是“骨灰盒”。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烧制的将军罐,主要是用来装佛教寺院为装殓僧、尼圆寂火化后所遗骨灰。直至明末,将军罐才因其器型高大挺拔、丰硕俊美,外壁又可以用青花、五彩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逐渐被人们当作摆置观赏的陈设器。
将军罐瓷器价值无法估量,2012年在香港一个清代将军罐出了70万,2012年当这个清代将军罐再次出现在香港,让人意外的是,众多收藏家竟然激烈争夺,终以215万定锤。仅仅隔了3年,升值了3倍有多。学者认为215万的价格在今天或许是高价,若干年后,这个价格只能说“捡漏”了,因为清代将军罐存世量极为稀少,且都是精品,深受历代皇帝万般喜爱。
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者主要是古玩铺里学徒。师父与顾客交流瓷器的观点,对器物的画功、发色、器型、底足、款识,器物为什么是真的,怎么认定年代等等,交易时师父与买家沟通方式、行话等,徒弟能在一旁耳听,心记。而这也是进入古玩行传统的一种方式。
其实极少人知道业界存在着深层次原由,简单的说收藏家,商家,玩家,行家,爱好者都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他们之间都有不同的身份定位,不同的学习实践过程,对古玩及藏品有不同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凡是不了解这些专业知识的就是花钱买胡闹。
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利好,据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发布的《TEFAF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但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2017年,全球艺术品仅拍卖市场成交额达149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20%,结束持续两年的下滑。上半年平稳(增长9%),下半年强势(增长32%)。中国依然是全球大的艺术品市场,交易额达到5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额的34.2%。美国紧随其后,交易额为49.6亿美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当下,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