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陶粒:以粘土、亚粘土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粒,烧胀而成的。也可以采用红粘土粉煤灰,页岩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化工原料,研制出多孔球形轻质陶粒滤料,用这种陶粒滤料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表明,多孔陶粒滤料强度好、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与玻璃钢、聚丙烯、涤纶等规则滤料相比,具有生物附着性强、挂膜性能好、水流流态好、截污能力强等优点。
粉煤灰陶粒:以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的辅料,加工成球,烧胀而成。也可以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得一种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的滤料。该滤料可用于吸附氟离子,将该滤料填装于玻璃柱中进行动态过滤模拟试验,过滤高氟饮用水,滤出水增加、浊度降低。对进水浓度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氟离子浓度的增加,产水量减少,滤料的除氟率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增加,产水量会增加,除氟率也会增加。结果表明陶粒在污水过滤与水处理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页岩陶粒:又称膨胀页岩,粘土质页岩、板岩等经破碎、筛分,或粉磨成球,烧胀而成。用天然页岩为原料,分别采用破碎法和成球法制成滤料生料,经焙烧、烧胀,制备了陶粒滤料。对这两种方法制备的陶粒滤料的孔隙率、孔径和酸碱可溶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陶粒滤料。
再说陶粒在生物膜的应用方面的分析:
生物膜在填料上形成的关键是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情况。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并实现固定化是微生物表面与载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微生物自身特性有关,同时也与固定载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如pH值、离子强度、水力剪切力、温度等)密切相关。微生物向载体表面的输送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其中主动运输起着主导的作用。微生物转移到载体表面后,首先形成的是可逆附着。可逆附着实际上是一个附着与解析的双向动态过程。不可逆附着是指微生物在可逆附着过程中分泌的粘性代谢产物牢牢地粘封在载体表面,使得附着过程成为不可逆。不可逆附着是微生物膜群落的基础。这个特性就决定了陶粒在水处理和作为滤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陶粒的更多的使用方法正在被逐步发现。
陶粒滤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化学和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陶粒在应用方面是毋庸置疑的的受到建筑商家的好品和赢得消费者的肯定,产品突出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系数小、吸水率小、耐高温、抗老化、耐酸碱、无放射性、环保节能等特点而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此同时,陶粒也被应用与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