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宝是古代方孔钱之一种,也是中国自唐初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另有元宝、重宝、之宝等钱。后来到了公元621年,废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币面上下右左有“开元通宝”四字。“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有人按顺时针方向回环来读作“开通元宝”,成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 “元宝”命名的由来。“通宝”名称为后世沿用,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号(国号),如唐代的“建中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南宋的“大宋通宝”,明代的“永乐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宣统通宝”等。“通宝”钱在中国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
雍正通宝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始铸于1723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较少、版式较简的一种制钱。它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雍正通宝面文为铸钱工匠所书,以宋体书写,带有一定的楷书成分,面文“雍正通宝”四字端庄规范,其中通大多数为双点通。相比康熙通宝而言,雍正通宝的笔画要细一些。背面的满文则不仅规范,而且十分秀丽。雍正皇帝认为,钱币是国家之宝,故雍正通宝仿照顺治通宝第四式,左面为满文“宝”字,右面为满文钱局名称。
雍正通宝作为雍正在位时使用的货币,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毕竟雍正也是清朝一位重要的皇帝,所以带有他的印记的货币自然收藏价值就比较高。但是,对于收藏雍正通宝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一些收藏事项,否则很容易吃大亏。
众所周知,很多货币发行的时候会分为不同的省份和版本,对于古钱币来说更是如此,雍正通宝就是一个存在多版本的收藏品。很多收藏爱好者在没有弄清楚这一点的时候就急着入手收藏,殊不知可能会被一些有心之人趁虚而入,可能你入手的版本并不值得这么高的价格,那你投资的损失就大了。在雍正通宝的众多版本中,不同的版本之间相差甚至高达上万块,可想而知这个损失是有多大。所以,在入手收藏前找识货的朋友帮忙把关一下,不要轻易就入手了。目前,雍正通宝楷书小平宝泉局雕母的价格是的,的是宝云局的版本,只有几百块钱的价格
收藏价值
雍正通宝也是清小五帝钱的一种,小五帝钱是指清朝兴盛的五位帝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在位期间所铸造的古钱。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有用古钱币驱邪的习俗。史载,将方孔通宝钱不拘大小,以红线悬于颈间,寓意取铜钱历经万人手之实,汇集百家之阳气,可抵御邪祟鬼魂。
近几年雍正通宝同类藏品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估价420.00到420.00万---成交价:RMB45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估价110.00到110.00万---成交价:RMB165.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估价120.00到120.00万---成交价:HKD862.5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31日
估价358.00到358.00万---成交价:RMB38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