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釉瓷器通过什么渠道收购

  • 发布时间:2018-08-30 06:45:52,加入时间:2018年03月07日(距今2617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南区六道航盛科技大夏502
  • 公司:深圳市御鉴艺品文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江,手机:18879857699 微信:boguyishuwang2008 电话:0755-89213690 QQ:18879857699

  新手都会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主要表现为:淘到一件古玩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升值,急着尽快卖出去赚钱。古玩的升值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短期内就能迅速升值,就没有任何珍贵性了。长时间的投资操作,才能有更好的收获,所以要沉得住气,耐着性子,在古玩进行升值的时间内,你可以慢慢对古玩进行鉴赏,从中你定能看到历史的文化沉淀,心态也会变得平和。

  不过,数字与艺术的全面结盟,可不止是艺术电商这一种方式。艺术知识和资讯传播,也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完成。几乎每座博物馆或美术馆,都有了自己的线上展厅。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均已开设了导览和公众号,许多民营美术馆如时代美术馆、21空间美术馆、风眠艺术空间等还更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每次展览与讲座制作导览Ap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实,祭红器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生坯上上釉后置于原焰气氛中,由1250℃-1280℃的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因外观“如朝霞霁色”,所以又称“霁红”。祭红瓷器的主要特点是釉中无龟裂纹理,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热稳定性较好,且口项与底坝有美丽的“灯草边”(因釉层里的铜红胶体粒子下坠,器口颜色变淡,宛如一圈灯草围于口部,藏界术语为“灯草边”)。尤其是其釉色鲜红却不刺目,宛若凝固的鸡血一般,有一种深沉安定、莹润均匀的高雅之感,非常漂亮。

  《历代名瓷图谱》中云:“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然而好物难求,至宝更是得来不易。当初古代窑工们为了配制出祭红釉料,曾将、、玛瑙、玉石这样极珍贵之物尝试着掺入釉料中,可即便如此不惜成本,也往往因为温度控制不好,或是气氛、时间等因素稍有差异,同样使得烧制失败。

  正是由于祭红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他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也是各类釉色的瓷器中难烧造的品种之一。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叫做《祭红》的电影,为了影片拍摄,需要有一件真正的“祭红”花瓶。但因屡烧不成,后来只好用一件“郎窑红”代替。其实民间早有说法,叫做“千窑一宝”,就是说在上百炉的窑火中,才能得到一两件祭红。

  清代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也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困难:“官古窑成重霁红,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历代皇帝都以国家财力作为支持,但这种殷红色的瓷器依然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珍稀难得。而且据史籍记载,正德、嘉靖、隆庆年间,“祭红”还一度濒于失传,无法烧出。

  由于都属于以氧化铜着色后一次烧成的瓷器,且粗粗看来,外观也相差不远,所以不少藏友容易将乾隆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烧而成的“郎窑红”错当成“祭红”。其实仔细观察,“祭红”与“郎窑红”两者在色调风格、釉面特征、烧成温度条件等方面均有显著区别:

  首先,郎窑红的呈色极为鲜红,且透明度强,有较大片的裂纹,器件上部还略有流釉现象;但祭红是不甚透明的,也无裂纹,更无流釉,只偶尔有橘釉现象出现。而且明代祭红的橘皮纹现象比清代的更大,清雍正时的橘皮纹比乾隆时的还大。

  对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难免走了弯路:初得到的一些艺术品都是很喜爱的,后来却发现并不喜爱了,感觉买错了。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冲动。

  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