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研究资料显示,玛瑙是石火山爆发时晚期热液填充早期洞隙所产生的一种矿物质,其颜色常常略泛金属色或呈矿物色,形状也多为不规则立体状,多与其形成的原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经历史年代的风吹雨蚀,玛瑙原石的表面才渐渐被磨成具有鲜明透视感的多彩石头,其色泽流光溢彩,色彩斑斓,在视觉效果上就给人呈现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作为地壳运动沉淀下来的稀有奇石,玛瑙原石以高价拍卖,出现在各地艺术品市场的现象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近日,亮相于浩汉国际的一块重1850g的玛瑙原石,就以其独特的外形赢得了大家感兴趣的目光。
从外观上来看,该玛瑙石表面呈现出金黄色泽,自然天成而不透明,光润坚硬,立体感强且十分美观。让人惊奇的是,玛瑙虽然距今已有长达8000年的历史,但依旧品相完好,实为艺术品收藏界的罕见珍品。
关于“玛瑙”名字的来源,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印度,人们将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都比喻成马的脑子,就将其当成是马脑变成的石头,因此,在梵语中,古印度人将这种花纹色彩各异的石头统称为“马脑”,便流传至今。玛瑙流入中国之前,我们将其称之为“琼”、“赤琼”,或者“琼瑶”。然而,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马脑”属于玉石珍品,故随古印度的称呼将其译为“玛瑙”,也就有了今天市面上最普遍的叫法。
五颜六色的玛瑙石,其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其外形细节处依然伴有圆形同心丝线状或平行线状的花样纹饰。由于玛瑙石的硬度在6.5-7级之间,比水晶更质地坚硬,故而这种细腻美观的奇怪宝石更常常用于艺术工作者精雕细琢的上等材料,塑造出来的艺术品不仅具有卓尔不凡的外形,更具有别具一格的特点。玛瑙原石是地壳运动下历史发展的最原始的印迹,还可用于考古学研究、历史年代探索,确为藏品市场中不可多得的一块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