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的交易也许还有收货郎和收货郎的交易,百姓与古董商的交易,古董商之间的交易,收藏家与收藏家的交易等组合成一个丰富的产业链。
何谓“古玩”?用一句浅显的话讲就是:老年间的玩意儿。既是玩意儿,它的意义就应在于“玩”。
一件艺术品的真正的价值是怎么来的?根据我的经验,一件艺术品终的价值是由五个部分或五个因素组成。每一件艺术品的身上都能找到这五种因素,只是比例不同,有时候也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别。这些千差万别,形成了每一件艺术品的独特的属性与综合价值。很多人可能只是看到了某一种或者是某两种价值,但是看不到整体,因而造成了鉴定或者是判断上的错误。
关注拍品文化内涵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经过一轮热烈的竞投后,后由买家以2903.9125元投得,创下嘉靖青花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此珍品绘十六子戏春图,图中十六个小孩姿态各异,有的拖车、斗蟋蟀、骑竹马,有的拜先生、结花灯,个个生动传神,活泼可爱。
在2007年,玉器价格整体上涨,但玉器拍卖市场整体弱化:一是几年前在拍卖公司容易走掉的小玉件在今年春拍中都有大量流拍现象;二是能够推出玉器专场的拍卖公司已是屈指可数。在2007年,成交价100名的玉器,成交总额为5.47亿元,与2006年的2.86亿元相比,增幅也在91.26%。
提到2007年玉器拍卖,就不能不提到香港佳士得推出的"瑰玉清雕-AlanandSimone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场拍卖,在2007年的秋拍中,第二部分的拍卖,吸引了来自各地收藏家的激烈竞投,多件玉器均以高价成交,当中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以逾估价5倍的5400万港元打破白玉雕刻的世界纪录。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与前两年玉器拍卖市场上大型玉器走俏相比,在2007年的玉器拍卖市场上,以印章、扳指、插屏为代表的小型精品玉器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一套盒装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共计7枚)以4736万港元成交,创下了玉扳指的拍卖市场高价。此件拍品在10年之前,于另一家拍卖行拍卖时,价格是497万港元,10年间升值近10倍。另一拍卖焦点为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璧御题诗插屏,此汉玉以精工镂空龙凤纹饰,配"延年"二字,成交价为3448万港元。
在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清乾隆"太上皇帝之宝"白玉宝玺,玉质温润细腻,顶部钮雕及四周的御制诗文字刻工流畅精细,形态自然,成交价1520.7125港元。
2007年玉器市场大特点在于:一、和田玉拍品的数量创历史新高;二、玉器拍卖从原来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众多所谓的玉器专场及和田玉专场。其实绝大部分为青海一级玉,次为俄罗斯白玉,真正的和田玉很少见。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要从玉质入手之外,更要从雕工入手。
目前,人们的理财观念也悄然变化,逐渐放弃了"保值"的单一信条,越来越认识到古玉器具有保值、升值的作用。然而,许多传世古玉早就被各级文物部门锁入"深宫",偶有漏网之鱼,也已被成千上万的古玉淘宝者纳入囊中,货源紧缺的结果是真品泛滥。造假者一般采用熏、烤、烧、煮、炸、蚀、沁色、酸蚀等工艺做旧。由于玉器石料本身就是"老"的,因此仅凭其皮壳和包浆来辨别真假确实困难,极易为其所骗。与此相比,如果想要在雕工上造假却非易事。
博: 非博学者不能收藏,古籍、古史、古谱应广泛涉猎,对各个时段的地理、科技等要略知一二,如此才能对古物进行断代、考究和鉴赏。
而一些小画作,随随便便拍个几亿或者几千万,也已经屡见不鲜。
这些矛盾的调和,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应该加快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需要积极作为,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艺术市场的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