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艺术不受时空的局限,化作永恒。收藏或投资艺术品的人,正在试图从艺术的这份永恒的价值中,萃取滴滴可以润泽于每一个时代的价值。他们有着各自的审美认知,又不完全受制于审美,他们了解时代语境,接受商业化,游刃有余地发挥审美的作用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消费时的选择多半都依赖审美,而在艺术品方面,审美趣味发挥着大的价值。
关于目前中国古玩市场的行情来说,藏品到底能不能走私下交易,或者有没有公司机构回收,检测到代收购这问题,其实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藏品一鉴定,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
作为今天的收藏者,我们面对历史难得的机遇(历史以来全国持续大规模的建设),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对历史遗物进行收藏,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价值和个人存在意义。当然,收藏的经济价值和单纯的“把玩休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文物古玩收藏热的一个重要推手。可是面对庞大的收藏群体(据说7000多万,感兴趣的起码1亿以上),市场上的真品文物古玩无疑是不能满足每个人的收藏需求的。于是,仿造和做伪的“文物古玩”就应运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算起,短短30余年,全国古玩市场和古玩店中95%以上都是这类仿造品。尤其地下的仿造程度越来越高新,这给整个收藏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一些知名鉴定专家,基本都给废掉武功。收藏队伍里的鱼目混杂和一些人的贪婪,仿造者和盗挖者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整个行业里的真真假假,使得这个行业成为真正的血腥江湖。
青花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萌生于唐,但由于胎质疏松,瓷化程度低,故有学者称之为“白釉蓝彩陶器”。到了元代后期,景德镇窑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借鉴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彩绘技术,引进西亚“高铁低锰”的钴料,才将青花瓷器创烧成功。在远销至世界各地的青花瓷中,14世纪前后的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工艺而享誉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元青花瓷在国内约100件,国外有200多件。
造型与装饰风格协调,瓷绘豪迈、刚劲,与硬挺、爽利的造型统一在一个基调中,既不同于明代器物,又有别于雍正、乾隆时代的风格,形成陶瓷发展史上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特色。青花以康熙时为好,青花呈纯蓝色,釉子白度提高,这种明净艳丽的蓝色在洁白莹润的瓷釉衬托下,更有一种清新明快的色泽效果,色阶的变化,由深而浅逐层退弱下去,能分染出明暗、浓淡有别的色彩情调,富有层次的节奏美,墨色淋漓,很像一幅在纸上的水墨画。
青花瓷,虽然被认为是极具中国风的器物,但却在西方人的价值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西方很多博物馆以及重要场合中,青花瓷都会被用作重要的装饰品来摆放。2005年7月12日,有一件享有盛名的青花瓷引起了陶瓷界的轰动——“鬼谷下山”被拍卖。这件瓷器曾经以1568.8万英镑(约合2.45亿人民币)拍卖成交,其花纹是在原有的元代青花瓷花纹的基础上画作了“鬼谷子下山”的场景,这件瓷器开了元代青花瓷器拍卖的先河,拍出了青花瓷的高价格。该瓷器拍卖成功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收藏界,对青花瓷执着的、苦苦的收藏和追求。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此语是对应试生的祝颂,寓意连中三元、金榜题名,也可寓意事业通达。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烧造开创了历代未有之奇,纹饰题材大为开阔,内容从人物、动物、植物等包罗万象。青花瓷绘重于神情表现,画面线条简练,所绘花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于将军山的明代黔宁王沐英墓。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件国家一级文物一直是市博的镇馆之宝,也是以留名中国陶瓷艺术史的一件杰作。
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伦敦佳士得举行的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高拍卖纪录,也开始令元代青花瓷器走进更广泛的大众视野。
玲珑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对瓷器倍加推崇的中国人对玲珑瓷更是赞不绝口。博宝在线拍卖的瓷器专场中,玲珑瓷也大受收藏爱好者的赞誉。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据博宝艺术网专家介绍,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
一些收藏爱好者,本身不具备识别真假古玩的能力,于是寻找一位懂古玩的人陪着,帮助爱好者把关。对于这种不懂行业规矩的行为,一般是不进行交易的。因为帮助掌眼的如果是商人,在帮忙中会存在着利益关系,如果是个收藏行家,在交易时对古玩的真伪及年代的看法容易出现分歧,所以古玩店铺不与这种让行家帮忙掌眼的顾客进行交易。
在世界上,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艺术不受时空的局限,化作永恒。收藏或投资艺术品的人,正在试图从艺术的这份永恒的价值中,萃取滴滴可以润泽于每一个时代的价值。他们有着各自的审美认知,又不完全受制于审美,他们了解时代语境,接受商业化,游刃有余地发挥审美的作用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消费时的选择多半都依赖审美,而在艺术品方面,审美趣味发挥着大的价值。
有些人买了一次赝品就吓怕了,也有人认为,现在拍卖行赝品太多,而自己又不懂,唯恐上当受骗。其实,只要有心,投资古玩的回报率就会越来越高的。等价值上升,那个时候就知道回报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