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特的复杂的高智能劳动,正因为此,艺术品价值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价值的难以量度性、稀缺性和无限增值性。
一般而言,在一个政治及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里,艺术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体上是比较平衡的,如果说有上升,也是两合同步上升。但在兵荒马乱或社会大动乱的年代里,两者之间便发生不平衡。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末、抗战期间,和民间收藏无法保存,人们食不果腹,便大量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此时艺术品价格便宜,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收藏条件,不失为艺术品投资的好机会。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时期,把艺术品收藏视为玩物丧志的颓废行为,把珍贵历史文物视为封资修,收藏者和创作者纷纷抛售自己的藏品或作品,一时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一落千丈,几十元钱能买进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对文物鉴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听人一说是“国宝”就去买,一买就是一屋子,自称为收藏家,但找专家来看都躲躲闪闪,想卖又都卖不掉,拍卖行一件也不收,只能是自吹自擂,再去忽悠新入道者。
康熙时期与明代青花迥然不同,别具时代风格。其青花钴料的来源,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景德镇工匠中有着康熙青花用云南珠明料的说法。这时的制瓷工匠不仅掌握了制作青花器的精湛技术,还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晕染法运用到瓷画中,使青花器清新明快,晶莹透澈,如采用中国水墨画的“分水法”可使同一青花呈现浓中有浓、淡中有淡的多种色阶,使瓷画中的山川景致富有层次,花鸟树木栩栩如生,具有丰满的立体感,被艺术家们誉为“青花五彩”。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精品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加上一层透明釉,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其属于釉下彩。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着色力强,色彩鲜艳、稳定,烧成率较高。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清时期青花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景德镇闻名于世,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
山水图中的笔墨线条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钉头鼠尾描勾勒瀑布;近山皴染并用,远山适当勾染;潺潺云气虚实得当,整个器身装饰共同显现了一种和谐的文人意趣。山水的层次之间,有清晰的色阶对比。布局合理,远山、近水与房屋相互照应,相得益彰。纹饰绘制细腻,颇具代表性,青花发色青翠明快、色泽浓艳、清新养目。整体风格雅致清新,高雅细腻,追求自然随意的画风,外形俊秀,既实用又美观。
近日,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有幸征集到一只瓷器珍品“康熙年製”款青花山水纹赏瓶,藏品高:23cm,底径:7.5cm,口径:9cm。撇口,细长颈,圈。体量硕大又制作规整,胎体紧实厚重,造型质朴凝重,淘炼精细,质白缜密的胎骨与细润平静的釉面浑然一体,宛如玉石一般。瓶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呈色粉白;通体采用青花装饰山水纹:画面上峰峦起伏,几间茅舍掩映在茂密的川林中;青花发色沉稳而显晕散,给人以萧疏自然的美感。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唱出了青花艺术的明丽浓淡、高雅格调的韵味和特色,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近日,宣亦艺术有幸征集到一只瓷器珍品“康熙年製”款青花山水纹赏瓶,藏品高:23cm,底径:7.5cm,口径:9cm。撇口,细长颈,圈。体量硕大又制作规整,胎体紧实厚重,造型质朴凝重,淘炼精细,质白缜密的胎骨与细润平静的釉面浑然一体,宛如玉石一般。瓶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呈色粉白;通体采用青花装饰山水纹:画面上峰峦起伏,几间茅舍掩映在茂密的川林中;青花发色沉稳而显晕散,给人以萧疏自然的美感。
而一些小画作,随随便便拍个几亿或者几千万,也已经屡见不鲜。
在世界上,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艺术不受时空的局限,化作永恒。收藏或投资艺术品的人,正在试图从艺术的这份永恒的价值中,萃取滴滴可以润泽于每一个时代的价值。他们有着各自的审美认知,又不完全受制于审美,他们了解时代语境,接受商业化,游刃有余地发挥审美的作用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消费时的选择多半都依赖审美,而在艺术品方面,审美趣味发挥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