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规矩只是业内经常面对的,如果全面了解古玩界专业的人文常识和规矩,也需要深入到市场进行三五年的实践才能逐渐熟悉和掌握。
互联网思维首先体现在艺术电商领域。对于艺术电商来说,2014年可谓是蓬勃发展又充满挑战的一年。苏宁西方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研究和收藏从18世纪开始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完备,所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在西方的流通认知度等同硬货币。中国古代艺术品是通行全球的,分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以及中国艺术品爱好者、收藏家们,以及遍布全球重要城市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使中国古代艺术品有了一个全球的标准化的流通市场。这一点非常重要。
酒壶1992年于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中,是唐代三彩酒器中少有的模仿动物形象的肖形酒器。该壶为扁圆腹,壶体系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器肩部即两鱼头顶部各有一鼻,可以穿绳系提,器口较小,被两鱼嘴共同承起。鱼尾朝下为器。整个器体除鱼尾处外皆施三彩釉。此壶造型设计突破了常规,巧妙地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壶体轮廓,从侧面看,是一条躯体圆浑肥硕的鲤鱼正纵跃出水面,使我们联想到鲤鱼跳龙门时的一搏;从正面看,又犹如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食物,生活气息浓厚。且器形与鱼体的结合自然流畅,不露半点人工雕琢之痕。
唐代的双鱼酒壶,已见于古代文献记载。唐人称为双鱼榼,如诗人白居易即诗云“何如家酝双鱼榼”,《说文》说:“榼,酒器也。”《急就篇》颜注云:“榼,盛酒之器。”由此看来,上文中所提到的双鱼酒壶,也许正是这一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双鱼榼”。
鱼者“余”也
鱼之所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因为鱼可以满人们的口腹之欲,或观赏把玩,而且还由于“鱼”、“余”谐音,“鱼”可暗喻富有余,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上述三彩壶双鱼相连,可能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如意。鱼生水中,每日吐纳不止;酒从壶口进出,就如鱼之纳吐,正可应合美酒富如江河水,任君斟酌永不尽之美好愿望。
约莫在魏晋时就有了类似厥后意义上的这种瓷壶了,但那鹰头、鹅头、羊头做成的壶嘴儿大多只是装饰,从和传世品视察,那流的使用功效应当极弱,似乎主流的壶基本照旧原始陶壶那种形态,除了通常敞口的之外,尚有的。这种状态一直沿袭到隋,就连造型上的改变都不大。
唐朝时的壶一定功效完整,跟现代的壶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了,只唐宋时人不是用它来沏茶,由于其时盛行的是点茶,煎茶,斗茶,也可以叫烹茶吧。那时,约莫是把烘制好的茶饼捣碎、研磨、过箩之后煎成的,或者煮好水,再用个长柄的铜勺子“点”到钵、盏之类盛好茶叶末的器皿中。虽然不是现在人们煎中那般文火、慢工、百草掺杂的磨炼,却几多像西方人通常煮咖啡的方式,点到辄止。较量形象的例子是日本的“遣唐使”学回去的茶道,撒播至今,基本照旧我们唐宋时的样子,而我们早就与时俱进了,不再用那些繁缛也不大利便的家什了。以是一定地说,那时,壶和品茗还没有联系在一起就是了。
乾隆瓷去年大放异彩,年度成交的高价品八成出自乾隆朝,秋拍屡破纪录的4件超亿元名品皆为乾隆瓷。戴润斋旧藏的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序花卉图纸搥瓶14066万港币、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5266万港币。英国伦敦一家族上个世纪30年手的洋彩黄地缠枝花卉纹镂空粉青釉描金开光海浪双鱼纹青花套瓶以5160万英镑拍出。198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释出的舒思深伉俪旧藏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以12386亿港币易主。至此,历年成交价凌驾亿元的7件中国瓷器中,除元青花“鬼谷出山”图罐外,6件为乾隆瓷,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生长的壮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到达了至高无上的水平.
收藏你要有门道,你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发现那些有潜力,未来增值附度大的品种,如果收那些大路货的普品,你藏在多年,也增值不了多少。收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长期的接触学习,丰富的经验,即使玩了很多年的老手,也有打眼的时候。有时候打眼也是长学问,长见识的一种过程。收藏就是要不断的专研,学习,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的去了解。收藏古董,古玩你要正确了解这个市场,你手中藏品的实际价值,和你所能销售出的渠道,不要被那些拍卖行的天价迷惑。
其实极少人知道业界存在着深层次原由,简单的说收藏家,商家,玩家,行家,爱好者都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他们之间都有不同的身份定位,不同的学习实践过程,对古玩及藏品有不同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凡是不了解这些专业知识的就是花钱买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