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艺术品的真正的价值是怎么来的?根据我的经验,一件艺术品终的价值是由五个部分或五个因素组成。每一件艺术品的身上都能找到这五种因素,只是比例不同,有时候也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别。这些千差万别,形成了每一件艺术品的独特的属性与综合价值。很多人可能只是看到了某一种或者是某两种价值,但是看不到整体,因而造成了鉴定或者是判断上的错误。
关于目前中国古玩市场的行情来说,藏品到底能不能走私下交易,或者有没有公司机构回收,检测到代收购这问题,其实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藏品一鉴定,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
摇铃尊盛行于康熙早期,作品相对较少,而这么大器型更是非常少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这在古代柴窑烧制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变形,故烧制成功的几率不高,摇铃尊也就成了乾隆年间的珍贵官窑品种。藏品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
而粉彩瓷的纹饰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鲜艳,有深有浅,可厚可薄,打破了过往瓷器色彩单调的局面。清三代的粉彩瓷因做工细腻、色彩丰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越来越受收藏者认可,尤其是近几年,粉彩瓷的价格更是逐步攀升,居高不下。2010年,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之时,也没能少了粉彩瓷的身影,2010年10月,香港蘇富比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亿港元成交,打破中国瓷器工艺品全球拍卖纪录。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洋彩“吉庆有余”转心瓶,就以5.5亿元的天价,将粉彩瓷乃至中国陶瓷的身价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成为目前为止全球贵的中国艺术品。
早在1998年一对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摇铃尊就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场拍出了127.6万元的高价。2001年,一件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在香港佳士得获价180.5万港元。值得一说的是,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一件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以1244万港元的高价拍出,在当时引起了业内极大的关注。2014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秋季拍卖会上,一件从海外回流的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又以1920.8万元的成绩打破了摇铃尊的拍卖记录。
据了解,雍正、乾隆、嘉庆朝也有摇铃尊制品,但其目前价位远不及康熙制品。而在康熙制品中尤以青花釉里红为难得。在北京长风付拍的这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能拍出高价正在于其釉里红色调凝重华丽、纯正鲜艳,非常难得。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是近年艺术品市场受追捧的对象。由于清朝的统治制度和三位皇帝的喜好,清三代制瓷的工艺水平极高,加上存世量稀少等原因,清三代的瓷器升值幅度很大,而且清三代的瓷器有很多独特的品种。摇铃尊是清康熙年间的流行器式。其特点为小口,细长颈,弧形腹,浅圈,平底,形似带把的摇铃而得名,由于此类器型罕见,存世量稀少,历来身价不菲,备受关注。
高居榜首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是张永珍博士兄长,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旧藏。由于珐琅彩是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釉上彩,再加上是清朝高统治者赏玩的御用品,此时期的珐琅彩瓷存世量很少,本件拍品的出现自然引来了藏家的极大关注!康熙的单色釉瓷器在历史上很有名,郎窑里面烧了很多非常好的。雍正更不用说,不管是珐琅彩、粉彩还是青花斗彩,瓷器的各个品种在这一时期都已经达到高峰了。
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美得犹豫一幅画,整体构图饱满,线条勾勒清新,层次丰富,美得动人心魄,非一般匠人所能及也。看上去自然而然让人感受到宁静、端详、舒适。
断: 古玩不可再造,精品往往可遇不可求,机会稍纵即逝。出手前宜谨慎,多比较多研究,而一旦看好必须当机立断。
在世界上,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艺术不受时空的局限,化作永恒。收藏或投资艺术品的人,正在试图从艺术的这份永恒的价值中,萃取滴滴可以润泽于每一个时代的价值。他们有着各自的审美认知,又不完全受制于审美,他们了解时代语境,接受商业化,游刃有余地发挥审美的作用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消费时的选择多半都依赖审美,而在艺术品方面,审美趣味发挥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