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正在迎来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区块链提出了关于艺术市场关键绊脚石的决定,例如出处,透明度,版权,所有权,艺术评估和真实性等问题。现实是由网上艺术品销售额的增长 - 2016年为37.5亿美元,占整体市场份额的8.5%(比上年上涨15%)。看到潜力,艺术创业公司已经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真实世界的应用程序。
关于目前中国古玩市场的行情来说,藏品到底能不能走私下交易,或者有没有公司机构回收,检测到代收购这问题,其实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藏品一鉴定,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
这两年民国精品瓷器价格飞涨,但仍有升值的空间,编者要特别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精品瓷器,这部分瓷器制作水平很高,不比民国精品、清晚期官窑质量差,被一些专业人士称为建国官窑,这些作品有的是清晚期至民国大家之作,甚为难得,但因为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不被人看好,价格极低,是投资的绝佳时机。
青花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瓷器。氧化钴在釉下呈现出鲜艳的蓝色,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青花”或“蓝花瓷器”。清代是中国瓷器的顶峰时期,数量大、艺术水平高的当属青花。
元代以后,青花以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纹饰以及釉下彩永不褪色的特点,逐渐取代其他品种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主流。入清以后,景德镇民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品质量日臻精细。至康熙时,青花的艺术水平已达高峰,其中许多精品完全可以与官窑媲美。康熙民窑青花的色泽差异很大,早期以灰蓝或蓝黑为主,色泽深沉浓重;中期青翠艳丽,层次分明;晚期以灰蓝色为主,颜色浅淡灰暗。其中以色泽明快的中期青花具代表性。
康熙青花除了以色泽艳丽明快著称外,独特的“分水”技法更是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分水”是青花瓷器借鉴中国水墨“皴法”用笔创造出的一种渲染技巧,明青花末期已经出现,康熙时达到高峰。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的料水对画面进行渲染,使画面呈现出明暗、浓淡等不同的色调效果,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一只康熙中期民窑山水纹盘,其口径为27.8厘米,底径17厘米,高约6厘米。边纹是两枚青翠的竹子图纹,盘内是一幅气势宏伟的山水画。远近的山峰层次分明,树木郁郁葱葱,颜色艳丽。两山之间有一条宽宽的河流,两岸住有乡民。河一条小船正在划过,右岸的几棵大树底下,坐着一位悠闲自得的垂钓者。整幅图画结构合理,画风纯朴,具有典型的清康熙时代特征。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
2013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瑞莲溢芳:张永珍博士雅藏康熙御制珐琅彩瓷”专拍,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在11口叫价后,由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宝斋”创办人翟健民先生以7,400万港元/950万美元高价投得,刷新清康熙瓷器拍卖纪录。
淡:收藏者必先有一颗平常心,以玩赏为前提,得失不必长久挂怀,忌攀名附利。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即物见道,定会终身受益。
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历史源远流长,是非常稀缺的、无法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这就决定了它永远是财富阶级追求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