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案例分析:
基于钢结构建筑的突出优点,美国、韩国等国的钢结构建筑已占到总量的50%左右。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5%左右,据日本阪神地震后资料显示,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无独有偶,四川汶川地震,同样是钢结构建筑的绵阳体育馆受到损坏极小,成为了安置灾民的主要地点。
多层钢结构房屋抗震结构体系
钢结构房屋的结构类型直接影响着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几种因素,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在优化过程中确定最适合本房屋的结构体系。多层钢结构体系有纯钢框架体系、钢框架剪力墙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等,它们各有特点,在钢结构建筑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钢结构的破坏形式
多层钢结构房屋具有很多优点,它受到震害的影响要比混凝土结构的房屋要小很多,但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却同样重要,如果连接、冷加工、焊接不合理,后期维护不当以及受到外部环境、工艺技术的不良影响,很可能会造成钢结构的破坏。根据多层钢结构房屋在历次地震中的破坏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框架节点区的梁柱焊接连接破坏:竖向支撑的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柱脚焊缝破坏及锚栓失效。
构件的破坏:翼缘的屈曲、拼接处的裂缝、节点焊缝处裂缝引起的柱翼缘层状撕裂、框架柱的脆性断裂、腹板屈曲和截面扭转屈曲。
构件的局部屈曲破坏:框架梁或柱的局部屈曲是因为梁或柱在地震作用下反复受弯,以及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局部构造如细长比、板件宽厚比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柱的水平断裂是因为地震造成的倾覆拉力较大、动应变速率较高、材性变脆引起的。
支撑的破坏:支撑构件为钢结构提供了较大的侧向刚度,当地震强度较大时,承受的轴向力(反复拉压)增加,如果支撑的长度、局部加劲板构造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等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钢结构的破坏或失稳。
节点破坏:由于节点传力集中、施工难度大、构造复杂,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强度不均衡现象,再加上可能出现的构造缺陷、焊缝缺陷,就更容易出现节点破坏。节点域的破坏形式比较复杂,主要有加劲板的屈曲和开裂、加劲板焊缝出现裂缝、腹板的屈曲和裂缝。
钢结构的返锈问题及防治措施
返锈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结构安装不久后就出现锈迹斑斑的状况;安装后局部连接处出现锈迹;纲结构安装一到两年后出现锈迹。
钢结构容易锈蚀的部位有:
自然地面附近;
露天结构的各种狭缝;
可能积水的部位;
遭受结露或水蒸汽侵蚀的部位;
埋设在砖墙内的钢结构支座;
与木材结合缝隙等隐蔽部位。
要避免出现以上现象的出现,必须重视以下问题:进场钢结构构件的除锈是否彻底,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结构安装后所用的防锈、防腐蚀的涂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钢结构连接处的焊渣是否清理干净;所用的涂料是否适应当地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