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汉布币初步鉴定 该怎么出手
有关三孔币早的记载,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此枚“下邲阳”背“十七两”三孔布首度著录,出现于张廷济《古泉拓本》,张氏手批“形质古朴,其字亦古雅可宝”。
由于三孔币的形制和圆首圆肩圆足布相似,但在首部及两足穿孔,故习称为三孔布,其铸造国别有赵国、秦国、中山国三说,铸行年代也有公元前4世纪、3世纪的争议,分歧较大。自清中期始入谱录后,无论残、全均被视为珍品,但藏品大多流散海外。目前所知收藏三孔布富者为日本银行,国内除少数公立博物馆外,私人收藏寥寥无几。
据悉,此次在古玩上拍的三孔布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完美,通体老坑传世古色,为先秦货币中珍品。此币由清嘉道间金石学家张廷济、近代收藏家张叔驯递藏,拓本见载于几乎所有古钱币重要著作,极为珍稀。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战汉布币,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刘女士(联系方式在上方)
战汉布币什么价位私下能卖
由于三孔布的形状奇特,并且存世量极其稀少,是先秦货币中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类,而至今为止已发现的品种除“牟”字(包括大、小二型)仅仅10枚,其余的均在5枚以内,可以说都是仅见的孤品,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2015年香港古玩舍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秋季香港拍卖会上,一枚“武阳”背“两”三孔布,仅见品,成交价格为852.8万元,创下了古钱币拍卖的高纪录。
战汉布币交易价格,“宋子”三孔布一枚,为小型布,目前仅见2品,枚于1983年4月在山西朔县北旺庄汉墓中发现,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首次有确切出土记录之三孔布。第二枚现藏于上海华夏古泉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通长53.4mm、肩宽约26mm,重6.5g,面文“宋子”,背文“十二朱(铢)”,背首有数字“十七”,可能表示冶铸炉次或范次。范线、文字清晰,通身绿锈,文字书写放逸不羁,与枚“宋子”相得益彰。
战汉布币鉴定收购收购价钱
布币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重要的阶段——铲形阶段,这是个阶段,首空可以纳柄,所以称之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变成平实,所以又叫平首布。而空首布也有很多种类,早的空首布特别粗大,科就是农具铲。这大概是由正式农具演变成货币的过渡形态,可以说这是早的布币。
战汉布币好坏分辨,是次拍卖的古钱币有37组,首推战国时代的“魏国郛氏半釿桥足布”,估价逾26万港元,由于全球仅有两枚同类古钱,显得十分珍贵。拍卖品也包括商周的贝币、新莽的刀币、唐代的“顺元天宝”等,它们绘出了中华钱币的发展历程。
一枚外洋回流的战国时期“下邲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钱币下周将亮相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2年秋拍现场,起拍价为80万元人民币。据悉,这是战国时期三孔布第二次现身海内拍场。
记者在采访中相识到,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曾有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由近40轮强烈竞价后,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此次香港古玩再拍三孔布,市场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本公司为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包装策划、艺术品专业摄影、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展览展销、权威行业期刊杂志、网络立体推广,私人洽购VIP客户俱乐部
多位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众多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高人气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海量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立体的宣传阵容。
1、只要您参与我们的合作,您的藏品就会得到更好的宣传;
2、只要您参与我们的合作,您的藏品在市场上就会提高认知度;
3、只要您参与我们的合作,您的藏品就可能有成交的机会;
4、只要您参与我们的合作,您的藏品有可能变为现金。
本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追求专业化服务,遵守行业规则,倡导规范自律,积极推动香港特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后备力量强大,联合,南京,上海博物馆权威的专家团队为客户保驾护航,用资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的工作经验,定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艺术品交流会,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公司在通过各种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团体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交流空间。
家有藏品,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过分,一个电话可能就改变您的生活! 本公司古玩经纪人:刘女士(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