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不论经营者还是投资者,不管搞哪一品种的,没有谁不想得到老而精的珍稀绝品。许多人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留下一堆破烂,或倾家荡产。吾人亦曾追“官窑”瓷器跋山涉水于乡间,求“三代”铜器而误入歧途之经历。一夜暴富地美梦也曾使我垂涎三尺。但经过反反复复的挫折和实践,我对古玩业由肤浅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总结了“四不追”:一不追三代(指青铜器不追夏商周),二不追官窑(指瓷器),三不追珍、稀、绝品,四不追富翁。
艺术品具有较为安全的投资性质。艺术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增加了艺术品的价值,尤其是高端稀缺的艺术品精品,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艺术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关联不大,所以艺术品特别适合做企业或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选项。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难舍难分是常事。苏东坡说:“吾薄宝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就是这个意思。玩是要花费心思的,这种心智的花费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现在元代青花瓷的研究结果尚未定论,元青花精品却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古陶瓷价值的领武士物。而洪武御窑瓷的真面目更是疑点重重。无疑是继元青花探秘后,具学术价值与投资潜力的一匹黑马!与青花瓷相比,釉里红品种的稀贵将越发凸显。只要有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的精品现世,定会缔造出惊人的价格。
玉壶春瓶为酒壶的一种,古代粮食酒常冬天酿造,春天饮用,故多以“春”为名,唐代司空图“玉壶”便泉源于此。《水浒传》记有:“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著名的上色好酒”。同时也用于插花,有“玉壶先春”之说。青花瓷虽始于唐,但成熟于元,这件玉壶春瓶不仅造型优美,青花呈色纯正艳丽,反映了其时元青花的烧造水平。纹饰取材于元代盛行的杂曲人物故事,再现了秦朝镇守北方的蒙恬将军的威严气概,可是人物衣饰、道具都为元代威风凛凛威风凛凛。
玉壶春瓶怎么区别真假,玉壶春瓶价值
唐山博物馆藏有几件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今年年头我们在举行《馆藏陶瓷展》中曾有亮相。关于这些瓷器的泉源,在我们的藏品帐上只简朴地写着:征集。可是征集时间、征集所在及征集人一概缺失。我给已经退休的老馆长打电话,仔细地询问,得知,这些瓷器有的是他们在上世纪70年月到县区农村征集来的,支起大喇叭广播,谁家有骨董,我们收购,然后花上几十、几百块钱就征集到现在价值几百万、上万万的藏品。
尚有的是一个叫刘栋文的人,他懂文物,曾做过骨董商,厥后在唐山地域文教局事情,认真文物征集,先后收购了一些明清官窑。地震前这些瓷器到山海关展览,算是躲过一劫,惋惜刘栋文先生却在没能这么幸运,不幸震亡。文教局委派崔学谙认真文物科事情,将这批展品从秦皇岛撤回,存放在影戏器材站,又搬运惠暂时浅易房,没有藏品库房,人们也没拿这些工具当成宝物,堆放在“疤瘌筐”里,塞在床底下。
这辗转的历程,听起来胆战心寒,可其时就这个状态。现在这些瓷器珍藏在博物馆里,安放在定制的锦盒中,建账、建卡、编目、清点、核对、研究、展示,也算有了的归宿。赘述这些,是由于我要先容的这件玉壶春瓶就是从山海关展览中取回、劫后余生的一件瓷器。以是世上万物都有属于他们的生命历程,每件藏品也都蕴含着往事。
先说“玉壶春”。玉壶,初的寄义自然是玉质的壶,或者像玉一样的瓷壶。有诗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赋“玉壶先春,冰心可鉴”。“春”指的是酒,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子女沿用。至今为止,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等。玉壶春也被以为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必有一定的着名度,以至用来装玉壶春酒的瓶子也盛行起来,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就称为玉壶春瓶。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古玩买卖和收藏需要传统文化知识做为经营和收藏的支撑,因此绝不是短期就可获得经济效益的,他需要通过长期专业知识的积累过程,才能缓慢产生收藏和经济方面的收效。由于长期以来,某些所谓的专家把收藏的核心思想体系引向了单纯以投资为目的,用一系列的歪理邪说,忽悠误导人们搂簿捡漏,淘宝能一夜爆富的錯误导向,造成了收藏观念的混乱,当藏者们上当受骗,在经济和情感上受到双重伤害以后,便失掉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古玩市场再想回到过去市场的虚像繁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一些收藏爱好者,本身不具备识别真假古玩的能力,于是寻找一位懂古玩的人陪着,帮助爱好者把关。对于这种不懂行业规矩的行为,一般是不进行交易的。因为帮助掌眼的如果是商人,在帮忙中会存在着利益关系,如果是个收藏行家,在交易时对古玩的真伪及年代的看法容易出现分歧,所以古玩店铺不与这种让行家帮忙掌眼的顾客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