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玩家甩货,这才是真正捡漏的好渠道。因为任何玩家,都喜欢经常更新自己的收藏,一个是兴味使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性,这也算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所以很多玩友新收的宝贝,在把玩一段时间后,眼光可能被更好的宝贝所吸引,这时候就可能用低价转让自己的旧藏,周转出资金来购买新欢,毕竟玩家中的亿万富翁不多,大部分都是在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和收藏的,即使有些很有品味的藏家,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否则就得不到更好的宝贝。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喜欢人家的旧藏,那就是机会了:这时候的成交价会远远低于你在其他正常场合所能拿到的价格,玩家手里的货色一般也比较可靠,即使是人家淘汰的旧货,也比一般市场上的货色要好很多,尤其是在藏家急需资金购买新欢的时候。
站在个人的高度来看,古代艺术品是古代社会、人文、科技、物质的综合结晶品。比如一件官窑瓷器,汇集了冶炼、雕塑、物理、化学、书法、绘画、建筑、社会流行文化、宫廷审美趣味等等因素,每一种因素都值得去探索和学习,从而发现美和价值。这个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培养、自我熏陶的历程,为每一个真心喜欢艺术品收藏的人带来思想上和心灵上的新视野和享受。此外,它还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
钟敏鸣喜欢烟灰缸,珍藏烟灰缸,还很是爱心这些烟灰缸,她专门去买了一个厚厚的木质五斗柜,将烟灰缸一个个分门别类的打包装好,定期就会拿出来擦拭一番,为了擦拭这些烟灰缸,她甚至专门去买了一袋子小棉布。钟敏鸣说,在她眼里,烟灰缸的生长和珍藏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烟灰缸就是一个容器,容器的是人类文明坐标中很是主要的。容器的每一次生长都意味着人类文明前进,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前进都和容器有关。若干年后,翻看这些珍藏时,现实上也是在品味历史的生长,这是何等有意义的一件事。”她说。
1915年民国初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促进,时装人物画瓷器先泛起在瓷器画面上,画师们在瓷器上接纳了艳丽而富厚的新粉彩武艺,体现现实生涯的新题材,描绘了其时五光十色的时尚民俗和沸沸扬扬的民国初期场景使中国瓷器人物画展现了新时代的新面目。
瓷器上画身穿时装的漂亮女性,在中国陶瓷史上亘古未有的,改去了古代传统式妇女的行为举止和装扮,她们有的带着小孩,小孩手里握着五色旗、十八星旗、万,她们群集在洋楼边,有的牵着洋狗,手执洋伞,有的轻摇圆扇,戴手表,穿丝袜、皮鞋,
所署堂名款有松林阁、桐华居、西轩等等,粉彩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主要作为婚礼妆奁和喜迁新居的陈设品,这类瓷器的使用者大多是青年人,他们易接受新事物,也崇尚新事物,成了购置时装人物画瓷器的主要主顾群,在瓷器上绘制了形形色色的时尚人物的生涯和运动场景,迎合了民国早期都市青年的审盛意趣。
体现手法。尚有文房四宝的笔筒、水缸、水盂、笔插、笔添等等。尚有镶于屏风、木床上的彩画瓷片,瓷片的形状有种种各样的造型,四方形、花瓶形、六角形、叶形、心形、菱形等。尚有烟灰缸、提梁茶壶、杯、肥皂盒、粉盒等。
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吸收了西洋水彩工艺画法,画面色彩艳丽而透明,人物与布景巧妙精到地设置在一起,十分鲜艳醒目,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发生于1915年,衰退于1928年。在悠悠的中国陶瓷史上,它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标志着中国现代瓷器艺术的降生。
钟敏鸣珍藏的烟灰缸从质料上分就有青花釉里红的、粉彩的、五彩的、汉白玉的、化石的、翡翠的、玻璃的、塑料的、木质的……,前后珍藏的烟灰缸多达一百二三十个。钟敏鸣由于事情的关系经常出国,以是她珍藏烟灰缸的迹也从海内走到了外洋。
骨董一词中的“骨”字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有保存历史精华之意。因为所有的“骨董”都是古代留下来的,所以后来写作“古董”;又因为古董可作为一种玩物,所以后来又称之为“古玩”。
这些矛盾的调和,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应该加快制度建设,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需要积极作为,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开发更多适合艺术市场的金融产品。